健康養身★告別甜蜜飲食 跟脂肪肝分手說掰掰

告別甜蜜飲食 跟脂肪肝分手說掰掰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近年來國人飲食逐漸西化,膳食中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果糖」的攝取量提高,增加民眾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率。果糖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路上隨處販售的手搖飲料、麵包店的餅乾糕點、超商裡的含糖飲料、果汁等,店家使用蔗糖、蜂蜜、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成分內都含有果糖,皆屬於精緻糖類。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劉馥萱表示,人體透過肝臟來代謝果糖,過程中會產生「腺嘌呤」,也稱為普林,最後才代謝為尿酸,因此,攝取過多精緻糖會讓身體尿酸過高。研究也證實,尿酸高容易促進炎症、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飲食中攝取大量「果糖」容易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提高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的發生率。

 

劉馥萱說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種緩慢進展的疾病,肝臟細胞因過多脂肪堆積,造成發炎、肝細胞纖維化,最後導致肝硬化,目前沒有最佳的治療方式;而釀成脂肪肝的原因可能是肥胖、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或是血壓、血糖高等,患者若不調整飲食或生活作息,以上風險因素可能變成個體問題,就不單只是脂肪肝而已。

 

罹患脂肪肝就是肝臟亮紅燈的警訊!有研究指出,9成的肥胖者都有脂肪肝,即使是瘦子也有10分之1的罹患機率。脂肪肝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也沒有立即危險,但若原本單純的脂肪肝進展到肝臟發炎階段,就可能步入「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台灣,每2至3人就有脂肪肝及肝指數過高,每年超過10,000人死於肝癌、肝硬化及肝炎。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依每人每天熱量攝取2,000大卡計算,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0%(即200大卡),換算糖量即不可超過50公克。

 

劉馥萱提醒民眾,盡量維持健康均衡飲食,選擇天然無加工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每周運動150至300分鐘,並保有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才是照顧身體及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年過完新年假期,眼科總有一波青光眼回診潮,原因多半是因為假期未遵醫囑好好點藥水,加上放假期間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眼壓波動過大。所以,醫師特別提醒,身心放假,眼藥水千萬不能跟著放假,才能擁有美好的假期。青光眼名列失明三大原因之一,分為開放性與閉鎖性,開放性高風險群為5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學生的寒假在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的影響下而延後四天開學,以做好完備防疫作業與環境清潔消毒,並確保開學前校園環境衛生安全。新學期配合學校防疫措施 長期不專心可求醫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學生進到學校後則須配合學校的防疫措施,並避免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下,順應「人口一罩」也不顯突兀的潮流,許多醫療機構趁勢推出微整形療程,標榜快速、有效、零負擔。然而,有醫療就有風險,微整形引起的爭議也時有耳聞,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邀請皮膚科林工凱醫師提醒如何審慎選擇機構並注意醫病溝通,以降低風險。 現在多少人偷偷看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林渝樺報導】全球疫苗接種計畫快速展開!世界各國藥廠研發出的新冠疫苗,各在不同階段努力試驗,無論是mRNA疫苗、D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方法,正期望能為飽受疫情所苦的人們帶來新希望,度過全球大難關。 姓名看你這個人?   雖然施打疫苗並非百分百有效,難免少部分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