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周邊血幹細胞 可治療血癌提升化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以往治療血癌必須透過骨髓移植,在患者及捐贈者的脊髓插針,並進行全身性麻醉,採集骨髓時頗有感染風險;醫師表示,目前改從周邊血取得幹細胞,只需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將骨髓中的幹細胞驅動至血液中,再收集取得幹細胞,可用於治療各種血液性、免疫系統疾病,以及提升治療癌症的化療效果。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曾成槐指出,台北榮總從民國84年開始,以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不但降低疼痛感、安全性提高、感染率降低,且血小板功能恢復快,迄今成功挽救近800例。

曾成槐表示,目前周邊血幹細胞除了治療血癌外,也應用於輔助化療使用。一般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可能會破壞骨髓造血功能,導致造血功能受損,而影響治療效果,但若將周邊血幹細胞輸至患者體內,新的幹細胞會取代被化療所破壞的骨髓細胞,迅速恢復造血功能,因此可執行較高劑量的化療,相對能提升治療效果。

雖然周邊血幹細胞治療仍有許多部分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但曾成槐表示,醫學進步快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以往許多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都有機會利用自己預存的周邊血幹細胞治癒。

曾成槐強調,透過周邊血幹細胞儲存服務,能以備不時之需,且周邊血採集過程跟抽血的過程相同,不需要麻醉,只需進行4至6小時的採集過程,採集完成的幹細胞活性,並不會受到保存年限影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0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Radiofrequency Denervation)主要是運用高頻電流燒灼疼痛傳導神經,進而舒緩疼痛。在部分醫院、診所,有時醫療人員會運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慢性下背痛。不過;荷蘭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治療方式對改善慢性下背痛,幫助不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展遲緩和兒童不正常對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文獻統計,發展遲緩的兒童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曾遭受不正常對待。另一方面,無論何種形式的兒虐個案,經歷長期疏忽或者一次嚴重的身體虐待後,平均約有四分之一會產生發展遲緩,以及不同程度的身體障礙及疾病,要特別注意!發展遲緩或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6歲的劉先生從40歲就開始接受成人健檢與高級健康檢查,健檢資歷已有25年以上,秉持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透過健康檢查能在問題發生前,及早應對與處理。以往檢查報告都正常,直到4、5年前大腸癌腫瘤標記指數(CEA)顯示過高,連續追蹤2年仍找不到任何病兆或瘜肉,心上猶如懸著大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94歲高齡施爺爺,5年前發生中風右側偏癱,入住耕莘護理之家,曾一度失去生命跡象;所幸,被護理之家工作同仁及時發現救回,卻發現罹患慢性心衰竭,隨時有可能會離開人世。為此,護理之家特別提供安寧區,讓家屬24小時陪伴在爺爺身旁,主動貼心的關懷,讓家屬感動不已。18家護理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