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呼吸道接觸過敏原恐誘發氣喘 咳嗽、喘鳴、胸悶是警訊

呼吸道接觸過敏原恐誘發氣喘 咳嗽 喘鳴 胸悶是警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有時孩子晚上咳嗽,家長認為是感冒,想要隔天帶去就醫,經過1夜卻又沒有症狀,隔了幾天晚上咳嗽卻再出現,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醫生,才發現小孩沒有感冒而是氣喘;1名5歲男童小偉,常常咳嗽,家長覺得是感冒,3至4個禮拜間多次就醫都沒有改善,每次咳都會超過1個禮拜,最後終於確診氣喘才用藥改善。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表示,個案有皮膚過敏病史,也經常流鼻水,雖然咳嗽都會很久,但檢查沒有發燒,也沒有感染跡象,聽診發現呼吸時有喘鳴聲,查閱健保就醫記錄,發現已經就醫很多次,曾經有診斷急性氣管炎,開立氣管擴張用藥,多項證據研判個案氣喘發作,用藥追蹤數月,久咳情形改善許多。


蘇軏持續說明,國內氣喘盛行率約5%至10%,20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發生率約15%,發生原因為呼吸道接觸到過敏原,產生慢性或急性發炎反應,常見症狀包含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喘鳴胸悶,過敏體質亦是氣喘高危險群;但在國小前接受藥物長期控制,有3分之1機會可以大幅改善,也有3分之1機會穩定和改善病況。


蘇軏持續說,台灣常見過敏原包含塵蟎或蟑螂等,呼吸道接觸時就會有反應,當氣喘嚴重的急性期,可以使用醫師開立的支氣管擴張劑,讓症狀能夠能快速緩解,等到過了急性期過,就要定期用吸入性類固醇,與口服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減緩呼吸道慢性道發炎,降低再次急性發作風險。


蘇軏提醒,日常生活的保養也很重要,如適當運動,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在戶外要留意空氣品質,避免接觸誘發因子,並注意日夜溫差問題,適時調整衣物及配戴口罩,減緩冷空氣刺激。如果控制得當,成人時期多數會得到改善,甚至可以痊癒。但若放任不理讓氣喘反覆發作,肺功能也會跟著變差。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攝取太多含糖飲料會增加健康問題,不僅增加腰圍,還會影響膽固醇。美國心臟醫學會報導,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超過12盎司含糖飲料的成年人會降低了他們良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水平(HDL),並增加了三酸甘油酯的比例,兩者數值異常均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而蘇打水,運動飲料,水果味飲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有些食物發芽後總是糾結到底能不能吃,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食物發芽都不能吃,有些食物甚至發芽後更加營養,以下營養師王貞云教大家那些食物可以食用、不能食用,挑著吃營養更加倍。 發芽後不能吃 當心存在毒素 ●馬鈴薯: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這是1種天然毒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27歲的年輕媽媽,生了寶寶後不到3個月,開始覺得視力模糊、看出去有灰布遮住視線的感覺,而且越來越嚴重。經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林泰祺醫師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已有10年病史,平時血糖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加上又伴隨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出生率逐漸下降,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最新數據顯示,台灣今年1月死亡人數已大於出生人數,人口呈現負成長現象。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年長者最常面臨的是嚴重牙周病或是老化後骨質流失,導致牙齒的自然脫落。但大量缺牙不僅會讓老年人無法開心進食,臉部也會因為缺牙產生凹陷,而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