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咀嚼肌是老年人樂活秘訣 日本研究:老年退化與咀嚼功能密切相關

咀嚼肌是老年人樂活秘訣 日本研究:老年退化與咀嚼功能密切相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口腔疾病的預防就是各種疾病的預防!」亞太牙醫教育學會會長暨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特聘教授許明倫指出,咀嚼功能不良會導致認知功能降低。台灣前進文化協會理事長池國平則呼籲,全民應及早重視口腔咀嚼及吞嚥能力,透過每日做「健口操」能夠延緩失智症相關疾病的發生,號召社會大眾一同關心並努力提升老年的優質生活。

咀嚼能力不良 認知功能會下降

許明倫表示,日本的研究證實,咀嚼功能的退化與認知障礙有明顯關聯,該研究團隊曾對20位有牙齒與20位無牙齒的老年人進行對照實驗,據此觀察退化與牙齒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有牙齒的老年人認知障礙的比例只有13%,而無牙齒的老年人認知退化比例竟高達44%,數據相差3倍之多,代表咀嚼能力不良會影響認知能力的下降。

口腔健康運動 活化腦力防失智

為了能夠在老年擁有好牙口,日本早在數十年前提倡「8020」口腔保健運動,讓人們在八十歲時,至少保有二十顆自然牙齒。池國平提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口號,日本政府早已通令全國機構去推動,從中央到地方分層進行推廣,透過強化咀嚼肌肉、刺激海馬迴,增加大腦細胞活性,從而減緩額葉皮層血氧降低速率,提升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而照護者也能運用正確的方式幫助身旁的老年人。

國內口腔不佳 國家財政負擔變重

反觀國內,高齡社會問題只會越來越嚴峻,以機構內失能長者的口腔健康為例,據104年調查顯示,臺北市安養護機構、護理之家、及日照中心剩餘牙齒總數平均僅剩下11.2顆,且有3顆以上未治療齲齒,參與的1000位受訪者平均年齡約83歲,其中近九成的受檢者牙菌斑指數達「中度」或「嚴重」;約兩成的失能長者,牙結石堆積已達牙冠高度的三分之一。而居家的老年人,有78.6%的舌苔殘存、51.2%口臭、43.6%牙齒鬆動問題,這些口腔危機未來都是導致失智、失能、認知功能障礙、吸入性肺炎的老年威脅,若長久如此,勢必影響到國民健康及增加政府財政負擔。

輕鬆鍛鍊咀嚼肌 老年生活品質好

池國平呼籲全民一起做健口操,利用每天通勤或瑣碎的時間勤做「健口操」,就能輕鬆進行咀嚼肌的鍛鍊,還能防止嗆咳、維持唾液分泌與吞嚥功能,建議從中年開始鍛鍊效果更佳,免於老年失能的辛苦。

參考完整健口操影片:

https://national-yang-ming-university-center-of-masticatio.jimdosit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hfBcGSH83HA

【延伸閱讀】

胸悶、進食困難 針灸解救「食道弛緩不能症」

HIFEM科技幫你訓練骨盆底肌 超極限凱格爾運動

糖尿病注意共病危機 靠長效型類固醇恢復好眼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消化機能相對退化,因此補足均衡的飲食更為重要;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臨床上,佔半數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埋下為害健康的危險因子。但老年人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夠補足營養呢?黃瑞培說,飲食上,可多選擇魚類、蒸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疝氣是人體器官因體內先天缺損或後天壓力所造成;而疝氣手術是台灣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之一。醫師提醒,雖然疝氣不一定會惡化,但若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而變大,造成崁頓性疝氣或腸壞死,嚴重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國泰醫院外科部陳德芳醫師指出,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38歲家庭主婦,近3個月出現下背痛等現象,包括右臀部、右大腿等都出現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緣故,誘發坐骨神經痛,且神經根壓迫嚴重,透過腰椎微創手術治療後,患者已逐漸恢復健康。傳統的腰椎間盤切除手術,通常因開刀傷口大,不但須切開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平均每4個寶寶就有一個會出現腸絞痛症狀,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哭鬧不休,讓不少新手爸媽傷透腦筋;麻豆新樓醫院小兒科主任黃士修指出,未滿4個月前的嬰兒,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導致腸道蠕動不順,進而會造成疼痛,甚至會出現膨風,也就是腹部鼓脹等現象。嬰兒腸絞痛發作時間多集中在傍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