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和「好朋友」和平共處 中醫有舒緩妙招

和「好朋友」和平共處 中醫有舒緩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女性在每月生理期前,都會有不適,中醫治療經前症候群,著重在「疏肝解鬱」,調理身體氣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立涵說,女性月經來潮前一週出現的種種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可歸納為心理、生理、行為3大類。心理層面,像是緊張、易怒、情緒起伏大等;生理症狀則包括頭痛、頭暈、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拉肚子等;反映在行為上,可能提不起勁,或注意力不集中,直到月經來潮後,症狀才會減輕。

中醫逍遙散 有助疏肝解鬱

中醫看經前症候群,主要是「肝鬱」的表現。林立涵表示,女性較男性更容易陰虛。中醫裡的「肝」,不同於西醫的單一器官,主要功能在於「調節身體氣機」,即分派身體的能量,比如進食時,讓能量跑到腸胃。一旦陰虛,就像機器沒上油,肝無法好好運作,便會形成「氣鬱」,進一步造成經前症候群。

隨著每個人體質不一,經前症狀也不盡相同。火氣大的女性,可能會有偏頭痛、易生氣、長痘痘等表現;脾胃較虛的人,平日可能只是消化不良,但月經來前,腸胃問題會加重,可能頻拉肚子、脹氣或水腫。治療經前症候群,中醫著重在「疏肝解鬱」,再調整生活作息。最常使用「逍遙散」,配方包括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及生薑。柴胡可疏肝解鬱,當歸有養血功能,白朮、甘草則能調理腸胃。

按摩4關 打通全身氣機

想緩解經前症候群,平日也可按摩穴道舒暢氣機。林立涵說,這有點像開關的概念,中醫常用到的有「4關」,分別是手掌虎口處的「合谷」,以及腳背第一、二趾中間的「太衝」,左右各一,共4個穴道,略施力按壓,能讓全身氣機更為通暢。

另外,手腕橫紋上2吋的「內關」,有安神定志之效;小腿內側的「三陰交」,為肝脾腎3條陰經交匯處,是婦科要穴。每穴大約按壓3至5分鐘,直至有微微的痠痛感。月經陪伴女性從青春到中年,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學習用適當方法去減輕不舒服感,可與「好朋友」和平共處,每月不再愁眉不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驚!男女陰毛的多少很重要 男女陰毛的多少,往往也是判斷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陰毛多少在男性和女性個體存有很大差異,一般情況下,女性體毛較男性為少。女性陰毛一般是在乳房開始發育時出,首先在大陰唇處出現,繼而發展到陰阜三角地帶,其陰毛的分佈呈倒三角形。腋毛是在陰毛出現之後,月經初潮之前長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會常用漱口水嗎?繼澳洲研究發現含酒精漱口水有導致口腔癌的疑慮後,英國最近也有份研究指出,每天都用漱口水的人,就可能使罹患口腔癌機率增加;對此,牙醫師強調,口腔健康首要刷牙以及使用牙線,漱口水只能做為輔助性產品,不能常規使用。澳洲墨爾本大學曾經有份研究指出,漱口水中的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醫學大學曾經是一個讓教育部兩度勒令解散董事會的私立醫學院,在現任董事長李祖德帶領下,經過15年的轉型變革,如今成為一校3院全數獲得國家品質獎桂冠,以及國際公認最高標準JCI評鑑。「不一定要做到最大,但一定要做到最好,是北醫附設醫院全院的目標,」李祖德表示,台北醫學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太陽花學運活動至今已近一個月,反服貿議題仍持續發燒!不少民眾擔心若開放小型老人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後,恐導致我國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因受陸方照顧,而有被統戰及不對等疑慮。對此,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鄭重澄清,服貿協議僅開放陸方資金,並未開放陸方工作人員來台,被照顧者權益並不會受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