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和「好朋友」和平共處 中醫有舒緩妙招

和「好朋友」和平共處 中醫有舒緩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女性在每月生理期前,都會有不適,中醫治療經前症候群,著重在「疏肝解鬱」,調理身體氣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立涵說,女性月經來潮前一週出現的種種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可歸納為心理、生理、行為3大類。心理層面,像是緊張、易怒、情緒起伏大等;生理症狀則包括頭痛、頭暈、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拉肚子等;反映在行為上,可能提不起勁,或注意力不集中,直到月經來潮後,症狀才會減輕。

中醫逍遙散 有助疏肝解鬱

中醫看經前症候群,主要是「肝鬱」的表現。林立涵表示,女性較男性更容易陰虛。中醫裡的「肝」,不同於西醫的單一器官,主要功能在於「調節身體氣機」,即分派身體的能量,比如進食時,讓能量跑到腸胃。一旦陰虛,就像機器沒上油,肝無法好好運作,便會形成「氣鬱」,進一步造成經前症候群。

隨著每個人體質不一,經前症狀也不盡相同。火氣大的女性,可能會有偏頭痛、易生氣、長痘痘等表現;脾胃較虛的人,平日可能只是消化不良,但月經來前,腸胃問題會加重,可能頻拉肚子、脹氣或水腫。治療經前症候群,中醫著重在「疏肝解鬱」,再調整生活作息。最常使用「逍遙散」,配方包括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及生薑。柴胡可疏肝解鬱,當歸有養血功能,白朮、甘草則能調理腸胃。

按摩4關 打通全身氣機

想緩解經前症候群,平日也可按摩穴道舒暢氣機。林立涵說,這有點像開關的概念,中醫常用到的有「4關」,分別是手掌虎口處的「合谷」,以及腳背第一、二趾中間的「太衝」,左右各一,共4個穴道,略施力按壓,能讓全身氣機更為通暢。

另外,手腕橫紋上2吋的「內關」,有安神定志之效;小腿內側的「三陰交」,為肝脾腎3條陰經交匯處,是婦科要穴。每穴大約按壓3至5分鐘,直至有微微的痠痛感。月經陪伴女性從青春到中年,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學習用適當方法去減輕不舒服感,可與「好朋友」和平共處,每月不再愁眉不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確認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患者,個案是印尼籍20多歲男性,今年3月16日來台工作,因發燒於機場攔檢通報,經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送至醫院就醫及採檢新冠肺炎,其中機場採檢血清檢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診。個案目前住院隔離中,同行者2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63歲周女士前年起出現劇烈牙痛,到牙科診所就診,一連拔除數顆牙齒後,疼痛仍未緩解,牙醫師建議再行牙周病治療,但症狀依然沒有改善。總是突如其來劇痛反覆,發作時每每都讓周女士痛不欲生,生活於恐懼中。周女士因此長期失眠、抑鬱寡歡,生活大受影響。求醫無門的她,最終來到台北慈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新聞報導中國水果攤夫妻因為生性節儉,長年將發霉水果切掉壞掉部分後,食用好的部位,結果雙雙罹患肝癌。對此營養師表示,長期攝取黃麴毒素是可能提升罹患肝癌的機率,不過黃麴毒素比較可能污染大麥、小麥、花生、花生粉、豆類等食物,在水果中很少見。雖然水果較少被黃麴毒素污染,不過仍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1008),為荷蘭籍20多歲男性,今(2021)年2月8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檢疫;另外,1名台灣出境在上海確診個案,指揮中心證實應在時陰時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