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用漱口水恐致癌 口腔健康首重刷牙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會常用漱口水嗎?繼澳洲研究發現含酒精漱口水有導致口腔癌的疑慮後,英國最近也有份研究指出,每天都用漱口水的人,就可能使罹患口腔癌機率增加;對此,牙醫師強調,口腔健康首要刷牙以及使用牙線,漱口水只能做為輔助性產品,不能常規使用。

澳洲墨爾本大學曾經有份研究指出,漱口水中的酒精成分乙醇,會讓致癌物更易進入口腔組織中;而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最近也發表一份漱口水的研究指出,一天使用3次以上漱口水,罹患口腔癌和咽喉癌的機率恐會上升。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賴弘明醫師指出,漱口水與口腔癌的關係尚不明確,由於其所含成分有藥物,若是長期使用,有致癌疑慮是合理的,但是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

雙和醫院牙科主任黃茂栓則表示,其實,口腔健康首重刷牙,每天餐後和睡前潔牙,是預防牙周病和蛀牙的最重要工作;而且牙菌斑必須靠機械性的刷牙和使用牙線,才能夠去除,漱口水並不能去除牙菌斑,至於漱口水只能做為輔助性產品,通常都是牙周病手術後的患者使用。

另外,消基會之前曾抽驗市售漱口水,結果發現,在15件漱口水中,有6件的PH值在5以下,1件產品含有氯己定成分,不但容易造成蛀牙,甚至會傷害口腔黏膜。賴弘明醫師強調,漱口水不能殺菌,只是抑菌,口腔中的細菌多,則會繼續存在;所以,民眾應養成在睡前及餐後刷牙習慣,以及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潔牙,才是維護口腔健康最好的方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睡眠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外在社會環境壓力帶給民眾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健康影響,根據臺灣自殺防治學會109年到110年民調發現全台約1/4至1/5的民眾有睡眠困擾。安眠藥使用時機 「失眠診治準則」有依據失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6532)、俄羅斯(案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改變民眾生活和工作模式,戴好口罩、勤洗手、居家防疫已變成全民新生活運動。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近幾個月門診發現有些患者擔心染疫不敢求診或延遲回診時間,導致眼部疾病症狀加重,因此提醒民眾防疫之下也要好好照護靈魂之窗。 注意視力變化 小心眼中風 廖昶斌提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30歲,是人生最美的年紀,外貌與氣質的成熟度都剛好到位,就連總骨量也攀在人生的最高峰。一旦過了30歲,骨質便開始像溜滑梯一樣,慢慢下滑流失,中年以後骨質會逐年減少0.3至0.5%,因此如何避免骨質流失,超前部署為將來「存骨」,堅固骨本才能優雅老化行遍天下。 聰明吃: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