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哺乳媽媽吃海鮮 竟造成寶寶血便

哺乳媽媽吃海鮮 竟造成寶寶血便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剛出生19天的男嬰,突然解出血便並帶有黏液,被家屬緊急帶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該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戴季珊表示,透過糞便檢查,小男嬰並無出現常見致病菌,但母親數日前曾食用蝦子等海鮮料理,因此診斷為過敏性腸炎。提醒正在哺餵母乳的媽媽們,應盡量避免食用牛奶、雞蛋、魚、甲殼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和大豆等,以防止產生過敏反應。

戴季珊醫師指出,造成嬰兒血便可能的原因,有肛裂、蛋白過敏、感染性腸炎、壞死性腸炎、巨結腸症、腸扭轉、腸套疊,甚至是凝血功能相關疾病,又以肛門周圍裂傷破皮,和蛋白過敏最為常見。這位男嬰就是由蛋白過敏結腸直腸炎造成,常見於2~8周大的嬰兒,最小的甚至在出生一周後出現。治療方法,是去除可能造成免疫反應的食物來源,調整後血便症狀可在三天內改善。而這位男嬰最後透過餵食高度水解配方奶後,已康復返家。

蛋白過敏造成的症狀,包括吸收不良、生長遲緩、嘔吐、血便、以及貧血等,過敏反應可影響全腸道系統,上至口腔黏膜、下至直腸肛門。值得留意的是,一半以上的蛋白過敏結腸直腸炎個案,來自純母乳哺餵的嬰兒,其次是牛乳或大豆蛋白為基底之配方奶的嬰兒。國外研究顯示,案例中有六成五是因為母親攝取牛奶,兩成是因母親食用雞蛋,玉米或大豆等排名居次。

戴季珊醫師說,罹患相關疾病的嬰兒,母親仍可餵母乳,但飲食中應避免牛奶、雞蛋、魚、甲殼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和大豆等;若是餵食以牛乳或大豆蛋白為基底的配方奶,建議優先考慮改以母乳哺餵。以上兩種方式都無法獲得改善的嬰兒,可使用高度蛋白水解的配方奶,將九成蛋白質切割至小於三千道爾頓的胜肽,可避免人體免疫反應,缺點是口感差、所費不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25

相關推薦

(來源:醫美時尚​No.134)文/Miki;本文感謝 蘇皇銓醫師提供專業諮詢臉上小小的酒窩,讓人覺得可愛又討喜,但酒窩是天生的,有些人有、有些人則沒有,有些人有一個酒窩,有些人則是臉頰兩邊都有酒窩,究竟酒窩對人的運勢是好或是壞呢?沒有酒窩的人能藉由醫美技術打造嗎?且聽命理師和醫美專家細說分明!關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正值腸病毒流行期,疾病管制署再次呼籲,嬰幼兒照顧者應落實手部衛生,有症狀者應避免接觸嬰幼兒,一旦發現嬰幼兒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帶至醫療院所接受診治。染伊科病毒11型 發病一週後死亡疾管署表示,新增個案為東部一名新生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推動分級醫療,使醫療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積極鼓勵大醫院與社區醫院及診所建立雙向轉診制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中部地區社區診所共332家院所簽約合作,成立「健康守護聯盟」。建構轉診網絡 做好分級醫療透過健保署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與轉診平台達到即時雙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溽暑難耐,因此水上活動成了多數人的優先選擇,無論是海邊、游泳池都擠滿了大人小孩,泡在冰涼的水裡,簡直就是ㄧ大享受,但不少人在戲水後,耳朵卻出現持續搔癢、腫痛等狀況,當心是游泳耳找上身了!耳朵進水恐發炎 癢為主要徵狀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表示,「游泳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