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哺乳腫塊誤當乳腺炎 確診乳癌已轉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哺乳腫塊誤當乳腺炎 確診乳癌已轉移

一名43職業婦女,產後兼顧工作仍全母乳哺餵,哺乳期間在左乳房摸到硬塊,以為哺乳期間是常見的乳腺炎,但硬塊持續3個月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大。確診乳癌後,經全身檢查後得知已轉移至肝臟及骨頭,情緒崩潰大哭,無法接受且影響食慾及睡眠,擔心2個小孩尚幼。目前先進行全身化學治療,在親友鼓勵跟支持下,停餵母乳勇敢面對病魔,積極配合治療中。

懷孕期間乳房脹大 不易發現乳房硬塊

依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每天多達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避免罹癌遺憾,女性朋友們記得定期進行乳房攝影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莊茂德說明,懷孕期間罹患乳癌機率與一般人相同,但懷孕中的生理變化如乳房脹大,使觸診到乳房硬塊比較不容易,後續哺乳時還會脹奶,等到發現時往往比較晚期。各位媽媽們千萬不可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只要有異常,請盡快至醫院檢查。

乳腺炎多會疼痛 與乳房腫瘤不同

莊茂德醫師呼籲,乳腺炎的硬塊大多會疼痛,與乳房腫瘤或良性囊腫等無痛的腫塊較不相同。若有摸到乳房硬塊,建議至乳房特別門診進行檢查,無症狀者(沒摸到硬塊或不會觸診)也建議在孕期初3個月內,至乳房特別門診進行檢查乳房超音波檢查。

當病患得知噩耗時,家屬必須給予正向心理支持及鼓勵接受治療,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目前醫療相當進步,有很多化療新藥、標靶用藥、免疫治療、基因檢測等等,若能配合醫師進行正規治療,與醫師一同討論並訂定治療計畫,才能努力對抗並戰勝病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好發於各年齡層,盛行率為20%,由此推估全台灣將近每5人中就有1位有蕁麻疹的困擾,但提醒民眾要多注意,當蕁麻疹發作時,若是不斷的去抓它,恐會變成濕疹。 蕁麻疹主要是刺激物與免疫球結合所致 民眾常常以為蕁麻疹只要不吃海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粽子是端午節不可少的應景食物,只是,有些人會因此連續好幾天都吃粽子,以致體重急增、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找上門,除此之外,對於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恐使血壓、血糖、痛風數據飆高,身體跟著抗議。對此,臺中慈濟醫院王筱淇營養師建議民眾,吃完粽子後,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35歲的林小姐,9年前正值26年華的她,突然出現左臉小癱瘓、漏口、進食不順,甚至眼球出現不自主顫動等症狀,便緊急就醫檢查,透過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後發現,腦中有多處白點,加上如小中風般的臉部癱瘓、眼球顫動等明顯症狀,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 只是,在治療初期因為頭痛、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生孩子後坐月子習俗一般僅見於亞洲幾個國家,不過各地的習俗都不太一樣,而且隨著時空背景的差異、民眾觀念改變,過往的禁忌今日可能也做了一番調整。而為什麼西方國家的人都不施行坐月子,如凱特王妃剛生完小孩的第2天就出來趴趴走。 需不需要坐月子?醫師:必須的! 台北市立陽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