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喉嚨卡是胃酸逆流?別輕忽食道癌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喉嚨卡是胃酸逆流?別輕忽食道癌警訊

一名38歲的王姓業務員,最近吃飯時喉嚨卡卡、吞嚥困難又胸悶,這陣子易疲倦、哈欠連連,排便時竟出現黑便,親友也發現王先生臉色蒼白,勸他就醫。王先生就診時眼瞼蒼白,雖然沒有上腹壓痛,但長期抽菸喝酒、嗜吃辛辣,須安排進一步的胃鏡檢查,了解詳細狀況。然而王姓業務員過去做胃鏡的經驗不佳,對胃鏡檢查有恐懼感,不太願意接受檢查。

初期食道癌可藉內視鏡治療

烏日林新醫院內視鏡室中心主任、胃腸肝膽科魏宏宇醫師表示,王姓業務員決定接受無痛胃鏡檢查,檢查方式為從口進入,檢查時間約5至7分鐘,經食道、胃檢查到十二指腸,可幫助辨識粘膜表層是否病變,透過放大100倍的內視鏡,讓早期癌症無所遁形。

檢查過程中發現王先生在接近賁門處有黏膜異常的狀況,經切片檢查為食道癌初期。初期食道癌有機會藉內視鏡治療,王先生採「食道黏膜切除術」成功切除病灶,傷口小、恢復快,可保留器官完整性,現在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

吞嚥哽噎、食道有異物 恐是食道癌徵兆

根據衛福部統計,食道癌在106年十大癌症死亡率位居第9名,由於初期無明顯症狀,往往吞嚥困難時才會就醫。內視鏡是發現早期食道癌最有效的方式,建議發現自己吞嚥哽噎感、食道內異物感,初期常以為是胃食道逆流,這時必須盡早檢查。生活中也要降低誘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如抽菸、喝酒、吃檳榔,吃醃漬食品或喝熱湯,避免破壞食道黏膜、刺激食道,長期恐會增加食道癌風險。

魏宏宇主任指出,現在做胃鏡有無痛內視鏡的選擇,在患者放鬆的狀態下,麻醉科醫師全程陪同下確保安全,讓醫師有更多時間仔細檢查。胃鏡又稱為「上消化道內視鏡」,是一支 110 公分左右的軟管,必要時將採用更高階放大內視鏡,取得更完整評估。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瀏覽臉書已成為大眾與他人互動的日常生活,不少研究探討使用臉書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機率,真的如此嗎?根據研究發現,使用臉書並不會引發憂鬱情緒,甚至許多使用者擁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 日用臉書超過2小時 並不會比較憂鬱 研究以282名年齡18至73歲不同國家的成人為對象進...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天氣逐漸變冷,許多人大啖燒酒雞、薑母鴨和藥酒進補,聚餐時也會喝酒,導致酒駕事件增多,輕者遭警方取締,重者則造成傷亡,害人害己。統計資料顯示,過去10年酒駕造成的死亡車禍,導致每年數千人傷亡與家庭破碎。約有7成3酒駕受害人為青壯年,酒癮患者平均壽命44歲,至少減壽3...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時序進入冬天,最怕腦中風發生。最近天氣變化,腦中風病人增加。腦中風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突然發作導致失能,不只影響病患心理,也造成家屬沉重的負擔。 規律作息、均衡飲食 降中風風險 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奕夫表示,不論是缺血性腦中風或是出血性中風,關鍵在於血管是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3歲的邱先生腹痛、嘔吐,痛起來全身冒汗,睡不著、吃不下,掛急診檢查發現糞石卡在小腸。原來曾經切胃的邱先生因柿子盛產,吃了富含大量單寧酸的柿子,與食物中蛋白質作用形成近6公分大的糞石糰塊,切胃手術後失去幽門調控,造成腸道阻塞。 曾切胃又過食柿子 引發腸阻塞 臺中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