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喉嚨怪似感冒 恐是小中風前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9歲資先生6年半前某日起床後,感覺喉嚨怪怪講不出話,到其任職的榮民之家附設小護理站就診,被診斷為感冒,拿了藥就回去繼續工作,當天剛好與榮民醫院護理長及院長見面,院長發現資先生手無力,懷疑可能是中風,立即安排他就醫檢查,果然診斷出小血管的阻塞型中風,幸好趕在黃金3小時內住院治療。

根據一項針對全台20縣市30歲以上民眾的「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顯示,有21%民眾曾出現疑似上述案例的小中風症狀,卻高達87%民眾不了解小中風,並有36.9%民眾不清楚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會引發中風。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分析,手麻腳麻、頭痛暈眩、言語不清、吞嚥困難、流口水、嘔吐、視力模糊、步態不穩、運動失調等都是小中風(醫學上定義為「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小中風雖然一般在24小時內可完全恢復,但若不積極處理,將來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5倍。

此外,雖然據調查有超過6成民眾知道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原因之一,但一般人仍輕忽手腳發麻、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甚至勃起功能障礙,其實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警訊。

翁文章醫師強調,民眾對中風防治的認知有待加強,若不幸發生中風,一定要謹守「黃金3小時」觀念,必須在中風2小時內抵達大醫院、3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恢復效果將會好3成。

翁醫師提醒,預防中風沒有假期!中風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種,好發於冬天的是出血性中風;但佔超過7成的缺血性中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因此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等患者,一年到頭都必須做好防範,不可輕忽看似輕微的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工作壓力大、職業倦怠感嚴重,已成上班族的普遍困擾,但壓力其實可透過運動達到良好的抒發!根據瑞士3月份的新研究發現,從事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感,在情緒耗竭、人格解體、憂鬱等情緒困擾上,都能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國人的運動習慣並不普遍,董氏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行的安寧緩和醫療,並非消極放棄任何治療!台中一名74歲老奶奶,年初因惡性腦瘤就醫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左側肢體無力情形迅速惡化,又再度求醫,檢查發現腦腫瘤復發,但家屬怕老奶奶受苦而拒絕積極治療,所幸院方與家屬溝通後,家屬同意讓老奶奶進行手術,術後也恢復良好,已於日前順利出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H7N9確定病例,行政院長江宜樺今早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他在聽取簡報後裁示六大策略,要求各部會全面啟動疫情監控、邊境檢疫工作、發燒病例的檢驗與診斷、確診病例的隔離治療、疫苗研發、抗病毒藥劑等相關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早緊急召開第6次跨部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未來糖尿病患者量血糖將可以不必再用針刺!三總將與美國聖路易斯醫學儀器公司跨領域合作,研發無創血糖測量儀,只需用近遠紅外光照射手指,就可以量到血糖值。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洪乙仁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2004年已有340萬人因高血糖而過世,預估在2015年死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