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咖啡會得食道癌?營養師:真正4大致癌殺手在這裡

有「癌中之王」之稱的食道癌,令人聞之色變,大家開始關注飲食與食道癌的風險關係,網路上更流傳:「喝咖啡會導致食道癌」的說法,令人擔心真相如何?不僅有此傳說,網路也曾經盛傳:「每天攝取咖啡因大於500毫克,容易導致乳房纖維囊腫、乳癌。」喝咖啡真的會導致這兩種癌症嗎?來聽營養師破解。

喝咖啡會得食道癌?營養師:真正4大致癌殺手在這裡

食道癌最大殺手3字訣:香‧檳‧酒

什麼才是食道癌的風險?食道癌可分成2類:一種是食道鱗狀細胞癌,目前已知主要危險因子是「ABCD」,即是飲酒、吃檳榔、抽菸「俗稱香‧檳‧酒」;另一種是食道腺癌,風險來自長期胃食道逆流,因胃食道逆流造成表皮變性癌變,以及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巴瑞特食道症,也會造成癌前病變,演變成食道腺癌。

預防食道癌方面,首先要避免上述的危險因子,尤其是不抽菸、不喝酒及不嚼檳榔,不但是預防食道癌的重要關鍵,避免這三種嗜好,也能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另外,要多吃蔬菜、水果、含維他命C食物等,以降低食道癌的發生。

咖啡本身不會致癌,避免飲用「溫度過高」

至於,喝咖啡真的會造成食道癌嗎?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近年組成了一個來自全球10個國家的23位頂尖科學家團隊,審查過去超過1000份研究報告,發表了重大聲明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咖啡由2B級致癌物移除,降為第3級(無法歸類為人類致癌因子)!然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雖然咖啡本身不會致癌,長期喝「溫度過高」的咖啡,卻可能和特定癌症有關。

喝咖啡會得食道癌?營養師:真正4大致癌殺手在這裡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咖啡由2B級致癌物移除,降為第3級(無法歸類為人類致癌因子)!

喝咖啡會得食道癌?營養師:真正4大致癌殺手在這裡

食道的耐受溫度為60度C以下,若經常飲用超過65度C的滾燙飲品,小心會直接燙傷食道的表皮黏膜細胞,反覆燙傷、發炎、結痂的過程易導致黏膜組織病變。

不是咖啡會致癌 超過65度C以上熱飲都有致癌風險

咖啡可能導致癌症的證據並不充足,並有其他科學家指出,飲品「太燙(>65度C)」小心是致癌的原因之一,而非絕對是飲品本身。一般來說,食道的耐受溫度為60度C以下,若經常飲用超過65度C的滾燙飲品,小心會直接燙傷食道的表皮黏膜細胞,反覆燙傷、發炎、結痂的過程易導致黏膜組織病變,恐造成食道癌。

【營養師叮嚀】: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預防食道癌,除了飲食避免過燙、過於粗糙的食物之外,也要注意保持細嚼慢嚥,不要進食過快。以及應避免過度飲酒、吸菸,以減少對食道黏膜的刺激與傷害,從飲食及生活習慣著手,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之道。

再來看網路另一個傳言:「每天攝取咖啡因大於500毫克,容易導致乳房纖維囊腫、乳癌。」乳房纖維囊腫是一種良性的乳腺組織變化、非惡性病變。因此在正常狀況下,多半無癌化疑慮。而根據2013年學界針對咖啡、巧克力、茶等含咖啡因食物與乳房疾病間關聯性,所發表的系統性回顧也指出,咖啡因攝取量過高與乳房纖維囊腫、乳癌的形成,其實並無關係。

致癌物質分4級代表食物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依據研究證據的充分程度,把致癌物質由重到輕分等為以下4 級:

【1 級:確定為致癌因子】

例如:菸草(吸或嚼)、檳榔、甲醛、柴油引擎廢氣、石綿、芥子氣、γ射線。

【2A 級:極有可能為人類致癌原】

例如:太陽燈、紫外線輻射、高溫油炸釋出物質。

【2B 級:可能為人類致癌原】

例如:苯乙烯、汽油引擎廢氣、電銲煙霧、極低頻電磁波(對兒童白血病)。

【3 級:無法歸類為人類致癌因子】

例如:咖啡、甲苯、氨比西林(盤尼西林之一種)、次氯酸鹽。

【4 級:極有可能為非人類致癌因子】

例如:己內醯胺(合成尼龍塑料的中間原料)。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3/714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屏東報導】7歲的臘腸狗KK最愛跟著主人兜風,常會自動跳上機車腳踏墊,開心出遊。但前年年初四肢行動緩慢,不愛走路,無法跳上機車,連爬樓梯都成問題,需主人抱著。 寵物也面臨高齡化 貓狗晚年退化性關節炎比例增 據統計,1歲狗狗中,就有2成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超過8歲之後,比率則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跨年過後緊接著是春節連假,又是KTV大發利市的時刻。全台的「K歌之王」也許包廂都訂好,準備夜唱到天亮了吧!不過K歌同時也要吃牛肉麵、喝啤酒;很多人K完歌,隔天就聲音沙啞、甚至發不出聲音,聲帶嚴重受損!不僅是需要頻繁練唱與表演的歌手、劇場工作者,經常需要發聲的教師、直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 紀錄片《沒有人該成為孤島》首映記者會上邀請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台北市觀傳局長劉奕霆到場,然原定邀請的衛福部長陳時中、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等人,因桃園群聚案未到場。黃珊珊說明在疫情爆發初期,市府如何認識以及協助外國旅客進行居家隔離。 紀錄片《沒有人該成為孤島》透過約7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68歲男性,因頸部出現硬塊,呼吸不順而就醫,檢查結果為5年前腎臟癌復發,轉移至鎖骨附近,因此形成腫塊,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提醒,腎癌轉移復發機率相當高,務必積極回診,配合醫師治療。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腎癌確診人數為1437人,相較前於5年前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