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早產兒感染RSV 向肺部疾病說不

預防早產兒感染RSV 向肺部疾病說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2歲以下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對早產兒更是頭號威脅。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林瑞瑩主任表示,早產兒礙於肺部發育尚未成熟,肺功能較弱,一旦感染嚴重恐住院甚至危及性命,若合併有慢性肺病,嚴重度遽增,不僅有猝死風險,即使痊癒,長大後恐留有哮鳴或氣喘等病根。研究分析,2歲以下幼童妥善預防RSV,因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率可大幅下降約9成。

預防嬰幼兒染RSV 降死亡率

林瑞瑩醫師表示,國內健保資料庫數據分析顯示,有效預防嬰幼兒感染RSV,可讓早產兒在2歲內因RSV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率,從6.81%大幅下降至0.59%,而5歲以下因RSV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率,也可從2.76%降低到0.29%。國外一個針對32至35週出生早產寶寶所做的研究還指出,減少RSV感染,可明顯降低孩童在6歲以前出現反覆哮鳴與氣喘的臨床症狀,住院次數也可隨之降低。由此可見,嬰幼兒時期的RSV感染,不只威脅寶寶的生命安全,即使痊癒,對其日後肺部發育,也有深遠影響。

RSV類似感冒症狀

RSV的感染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涕、痰多等等,呼吸比較喘且費力,嚴重者可能致命,但隨著幼兒年紀增長,感染率與嚴重程度都會隨之降低。林瑞瑩醫師指出,若是早產兒感染到RSV,住院機率是足月兒的七倍以上;且患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因感染RSV而入院的機率,又比其他早產兒高出2到7倍。

林瑞瑩醫師解釋,隨著寶寶成長,其實大部份的慢性肺病都會逐漸痊癒,但早產兒在矯正年齡達六個月前,免疫力較差,肺部健康的細胞也還沒發育完全,RSV感染造成的發炎反應,形同於對肺部的二次傷害;且每一次感染,都會增加寶寶之後因為RSV而再度入院的機率。雖然目前的研究,只觀察到RSV感染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影響,但林瑞瑩醫師強調,這些孩子在年幼時,肺部功能就已經比較弱,等到年紀更長,肺部問題也會有更大差異,因此預防早期感染,就顯得相當重要。

健保給付部分早產兒 使用免疫製劑

目前已有免疫製劑 (RSV免疫球蛋白) 可預防嬰幼兒感染RSV,且健保署給付出生時小於或等於30週之早產兒,以及懷孕週數未滿36週合併有慢性肺病的寶寶,從出院前就可施打第一次RSV免疫球蛋白,之後再每個月施打一次,最多可施打六次。林瑞瑩醫師還提醒爸爸媽媽,因為台灣全年都有RSV感染的病例,預防不可掉以輕心。除了施打免疫球蛋白外,確定寶寶獲取足夠的營養,杜絕二手菸危害、避免讓寶寶接觸到有呼吸道感染的人,也都是守護孩子肺部健康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偏鄉C肝患者欲治療 符合健保用藥資格比例僅一成五根據調查顯示,雲林縣元長鄉和大埤鄉「外展門診」共有67人接受C肝篩檢,經評估後應治療者共計46人,佔比高達近七成,然卻僅有約一成五之患者符合健保用藥資格;而雲嘉地區八鄉鎮「保肝全壘打2.0計畫-全方位醫療到點服務」活動,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我最近容易頭暈,是不是跟膽固醇偏高有關啊?」一名60歲患有高血壓的婦人,在例行健檢發現自己的總膽固醇竟超過300mg/dL,其中,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更超過200mg/dL,醫師進一步問診,婦人才聯想到,自己其實還有頭暈、疲倦現象,而且,家族兄長皆患有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陽光腎友勇敢抗病九年  家人與用藥是最佳戰友「我覺得人生就像心電圖,如果一帆風順的話,就完蛋了!」今年二十五歲的康康(化名)自十六歲時就被醫師宣判要洗腎。然而在家人的守護與陪伴下,九年一路走來,不但常保樂觀積極的態度,本身也是一名運動好手,經常從事游泳、籃球、...

閱讀詳情 »

牙周病是國人常見的病灶,國外研究發現:「患有牙周病的男性勃起的困難是牙周健康者的2倍」,醫師指出,牙周病是可被治癒與與預防的疾病,但若輕忽不治療,容易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及心血管疾病,而這些也都與勃起障礙息息相關。 部利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指出,牙周病猶如「牙齒土石流」,病情較輕者,容易有口臭、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