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酒搏感情? 醫師奉勸滴酒不沾才是上策

喝酒搏感情? 醫師奉勸滴酒不沾才是上策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中秋烤肉,免不了搭配啤酒,許多人都以為小酌怡情,但研究發現,小酌也有害身體健康,醫師提醒,想要維持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滴酒不沾,不要為了喝酒搏感情,而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彥君指出,大家平常喜歡喝酒,卻忽略了酒精帶來的傷害和風險,之前就發生過「賓客狂灌新郎猝死」、「酒商業務徹夜喝酒,疑喝酒過量猝死」、「大學生被灌酒猝死」等悲劇,但許多人還是認為,喝一點沒關係。

 

2018年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布1項重要的酒精研究,研究者調查了從1999年到2016年之間,全球195個國家對酒精攝取量與健康的影響,發現即使是小酌也有害身體健康,喝越多酒死亡風險及罹癌率也隨之攀升。

 

如何才能健康地飲酒呢?根據研究結論發現,最不會造成健康受損的飲酒量是「零」。郭彥君表示,所謂酒精中毒,也就是俗稱的酒醉,步態不穩、口齒不清,如果繼續喝酒,會導致症狀惡化,造成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如酒醉後躺著睡著,也很有可能會被嘔吐物噎死。

 

長期飲酒除了傷肝傷胃,還會導致賀爾蒙失調,男性勃起障礙、女性不孕。此外,也將影響神智,許多長期飲酒的人工作表現不佳,總是記不住上級交辦事項,這代表酒精已經損及大腦記憶功能。酒癮患者的家屬常有疑問「為什麼他就是停不下來?」、「為什麼他無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戒酒?」。

 

郭彥君提到,酒癮是慢性的腦部疾病,就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沒照顧好就很容易復發。酒癮患者一喝就停不下來,花了很多時間在找酒、喝酒、退酒,逐漸影響到工作、家庭。

 

不少人喝酒喝到吐血、胃潰瘍、胰臟炎、肝硬化,卻還是執意要喝,這就可能是罹患酒癮,郭彥君提醒,親朋好友如果有上述困擾,應多多關懷陪同就醫,透過藥物及心理諮商、行為療法,來降低酗酒的慾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在東京奧運創下佳績,包含舉重戰神郭婞淳、羽球好手李洋、王齊麟、戴資穎、桌球小將林昀儒等,所有參加奧運選手不論有無獲得獎牌,都在比賽獲得眾人掌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想請他們代言防疫。 今(2)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記者提問奧運選手是否會舉行奧運英雄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小男生就是愛吃肉,這該怎麼辦?一項學童飲食調查發現,國內學童攝取蛋白質種類相當不健康,違反國健署建議順序「豆>魚>蛋>肉」,且年級越高,越愛吃紅肉(豬肉、牛肉)、越不愛豆製品,其中又以男生偏食狀況最為嚴重。 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北中南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飲食狀況,回收近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莫德納疫苗施打即將再次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開放,第1類至第3類與孕婦接種第2劑,估計約有8.9萬人可以接種,有意願接種第1劑民眾,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評估,僅剩47.8萬劑提供部分第9類施打。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曾有410萬人獨愛莫德納,但陳時中表示,第5輪...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惱人的口臭問題深深困擾著現代人,縱使外表打扮得再怎麼光鮮亮麗,假如一開口散發出惡臭,仍然令人尷尬。在美國擔任牙醫師的Grace,前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家開始試著拍攝影片,吸引了大票網友的支持,而Grace表示,會造成口臭主要有三種原因,其中兩種跟刷牙習慣有關,另一種則可能是身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