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嗜甜食與飲料 糖胖症死亡率提高7倍

嗜甜食與飲料 糖胖症死亡率提高7倍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糖胖症是指身體質量指數(BMI)﹥27以上的糖尿病病友,死亡風險提高7倍!「糖胖症」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且目前出現年紀最小6歲患者,糖胖症患者多愛喝含糖飲料和吃甜食,除有肥胖和血糖異常外,且在頸後或手臂皺摺處皮膚變得黑黑的,也就是糖尿病前期出現的「黑色棘皮症」。只要控制飲食、運動、忌喝含糖飲料、忌吃甜食,體重減輕後,可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血糖穩定性,改善黑色棘皮症狀,也可變免發生第二型糖尿病和減少死亡率。

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不斷升高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肥胖的人發生新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風險也會增加2-3倍。目前全球的肥胖人口比例已經達到40%。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相較於過往再度攀上新高。

國人糖尿病患不斷增長 以第2型糖尿病佔多數
我國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這相當於每10位成人裡面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引起的大小血管併發症,如失明、慢性腎病變洗腎、心血管疾病以及截肢等,更是不容小覷。

頸部後方出現一圈像沒洗乾淨的黑區域 需就醫檢查
頸部後方有一圈顏色較黑區域,並非脖子沒洗乾淨;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黑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黑棘皮症本身並不是疾病,但它的出現,可能與肥胖、耐糖不良、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有關。

糖尿病+肥胖=糖胖症 改善糖胖症的方式
一、改善飲食:若一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一個月即可減輕2公斤。
二、規律運動:超過30分鐘的肌肉連續運動為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跑步、騎腳踏車、游泳或跳繩等。
三、適當藥物:降血糖藥可能對體重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四、代謝性手術:第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重度肥胖者(BMI>37.5),若藥物治療後血糖仍然無法改善者,可接受代謝性減重手術治療。

治療糖胖症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積極尋求治療、配合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和協助、定期監測記錄體重和血糖變化、定期回診和醫師或衛教師及營養師討論調整治療計畫,降低糖胖症對健康的不可逆傷害。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晚期乳癌治療不打折 CDK4/6抑制劑可降3成死亡率

異位性皮膚炎醒來滿床血 中重度患者盼新療法

老翁吃壯陽藥送醫 2019用藥安全日「看診好幫手」上線來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造成乾眼症的成因複雜,主要是眼睛表面的淚液穩定性喪失而造成的眼睛症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徐旭亮醫師表示,像環境因素,例如長時間吹冷氣、看3C產品,或是服用口服藥、長期配戴隱形眼鏡、曾做過雷射手術,甚至是自體免疫疾病等,都可能造成乾眼症。就有一名空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報告顯示,以配方奶哺餵的新生兒中,有高達75%曾經出現過消化不適狀況。相較於孩子外在症狀,家長不易察覺寶寶身體的不舒服,新竹縣診所協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麥建方說明,新生兒容易對牛奶蛋白不耐受,導致腸內氣體產氣量過多、引起不舒服,建議家長至診間諮詢小兒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冷氣是避暑一大利器,但對乾癬患者來說,室內外溫差大,且冷氣房相對乾燥,紅疹、脫屑等各種皮膚症狀特別容易復發,3成患者還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導致關節紅腫疼痛。慈濟醫院免疫風濕科劉津秀醫師指出,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疾病,包括軀幹、四肢、關節彎曲處、私密皺褶處,甚至在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飲食習慣改變,臨床上,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的個案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為讓患者與家屬能獲得連續性與完善的照護,童綜合醫院派員黃慧婷護理師參加國際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證照訓練課程,並獲取國際專業照護知識與技能,也是海線地區目前有取得認證的傷造口及失禁護理師,可望能幫助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