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飯流口水! 吞嚥障礙共病多快找「這科」

吃飯流口水! 吞嚥障礙共病多快找「這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全球高齡化現象逐漸普遍,繼之而來的吞嚥困難以及營養攝取議題,開始受到醫學界的重視。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裴育晟主任強調,若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喝水或吃東西時經常出現咳嗽現象,或是有嚴重流口水的情形,可能就有吞嚥困難的徵兆,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尋求正確的復健治療方式。

吞嚥障礙長者多共病 照護者備感困擾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裴育晟主任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高齡長者因神經肌肉的活動能力下滑,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的問題吃得越來越少,或不想吃,常伴隨營養不良、肌少症與水分不足等問題,對病患的影響或可能出現身心問題,以及對家人或照護者的影響等。

吞嚥障礙治療研討會 與日本交流復健經驗 

在「第一屆台日吞嚥障礙治療暨營養照護學術研討會」中,邀請到四位日本專家學者來台,與相關專業人員及家中有吞嚥障礙者的家屬,分享日本對於高齡吞嚥障礙者臨床上新的評估技術及治療和營養照護,以提升未來國內高齡長者吃的安全及吃的好的生活品質。

經口腔吞嚥訓練 長者仍可由口進食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陳美慧語言治療師表示,伴隨吞嚥障礙的高齡長者,經過語言治療師給予適切的口腔動作及吞嚥技巧的訓練,以及適合的食物質地建議之下,長者仍能由口安全的進食。

傳統的臨床評估檢查都是靠治療師的經驗判斷分析,或是需要安排吞嚥攝影、鼻內視鏡等儀器檢查,但是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對於吞嚥障礙者的吞嚥評估及訓練儀器已越來越多,除了能早期客觀性篩檢高齡長者吞嚥困難的危險警訊症狀之外,更能透過儀器的訓練例如舌壓訓練儀器,提前預防吞嚥機制的退化狀況。

【延伸閱讀】

晚期乳癌治療不打折 CDK4/6抑制劑可降3成死亡率

異位性皮膚炎醒來滿床血 中重度患者盼新療法

老翁吃壯陽藥送醫 2019用藥安全日「看診好幫手」上線來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PM2.5年平均濃度,是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2.5倍。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每增加10μg /m3的PM2.5暴露量,結核病發生率大幅增加近4成,同時增加肺癌、中風、心臟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去年總共超過6000人,死於PM2.5暴露所造成的疾病。 全球首次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歌星吳汶芳日前自暴似乎有雙重人格,聲稱自己雖然外表看似柔軟,但身體裡始終有個「隱藏版」性格,非常火爆。醫師指出,具有雙重人格者,多與成長期發生創傷壓力有關,藉由心理諮商可以獲得治療。 會承認自己有雙重人格的不多,但是講述雙重人格的書籍與電影不少,上網搜詢,甚至有網友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就讀小學的鄭小弟,寫著寫著頭愈來愈低,姿勢整個歪一邊,最後更是整個頭趴在桌面上,長期下來,也讓從不碰3C的他,居然有了近視,讓父母非常緊張。北市聯合醫院蔡景耀醫務長指出,許多家長常認為當孩子近視後,只要配戴眼鏡看得清楚就好,卻忽略了後續度數會節節上升!不良的讀書寫字姿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在台灣,40歲以上民眾BMI過重及肥胖比率將近5成(男性:55.6%,女性:42.7%),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署長指出,腰圍能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藉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也是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的測量方法,顯示肥胖與健康間的密切關係。 肥胖與健康密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