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官移植分秒必爭 無人機急送腎臟

器官移植分秒必爭 無人機急送腎臟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分秒必爭,無人機助腎臟移植!無人機運用越來越廣,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日前透過無人機運送腎臟,並成功完成腎臟移植手術。參與開發的馬里蘭生命傳奇基金會執行長Charlie Alexander表示,他們將嘗試利用無人機運載器官到更遠的距離,擴大應用範圍。

洗腎長達8年 無人機急送腎臟

根據《CNN》報導,這項無人機航空系統由馬里蘭大學醫學院、馬里蘭大學和馬里蘭生命傳奇基金會的醫生、研究人員和航空工程專家所研發。該名腎臟移植患者,是一名來自巴爾的摩的44歲女性,她在移植前已經洗腎長達8年。

專家解釋,移植器官的過程越短越好,而將器官從捐贈者送到移植小組手上,飛行時間約5分鐘。傳統上,器官仰賴飛機運送,但是當航空交通受阻或阻塞時,器官就可能延誤。

根據美國的器官捐贈和移植作業系統「聯合器官分享網」統計,大約1.5%捐贈器官沒有送達預定地,近4%延遲超過兩個小時,影響後續移植作業。且器官移植需求急迫,在2018年,美國有近114,000人在等待器官移植。

短短三英哩路 技術門檻卻超高                                     

《BBC》報導,短短三英里的路程,運輸器官的無人機卻需要克服大量技術。包括無人機是否能承載器官重量,以及攝影機和器官監測系統;當無人機飛過人口稠密地區,還需要飛安的通信和安全系統;如果無人機失靈,它還有降落傘回收系統。

工程團隊工程師Matthew Scassero非常自豪,「知道有一個人在等待器官,是一個巨大壓力,但是能成為這個關鍵任務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殊榮。」

馬里蘭生命傳奇基金會執行長Charlie Alexander表示,如果此方式真行得通,他們將嘗試利用無人機運載器官到更遠的距離。馬里蘭工程學院院長Anthony Pucciarella指出,這不僅是工程技術的突破,更有助擴大器官移植庫,並替移植提供更多運輸途徑。

參考資料:

1. Life-saving kidney delivered by drone.

2. First drone delivery of a donated kidney ends with successful transplant.

【延伸閱讀】輕熟女小心!脖子出現腫塊 恐是甲狀腺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的胰臟平時會不斷分泌少量胰島素,在進食時更會根據膳食進行調整,分泌額外的胰島素,以確保血糖濃度持續維持在範圍內。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絕對缺乏胰島素,為維持血糖平穩,需要終身施打胰島素。目前臺灣第一型糖尿病佔糖友總人口0.66%,發病高峰期為10-14歲,這群第一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熟女茹茹(化名),雖然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但平常保養得宜,加上擁有運動習慣,讓她保持著年輕亮麗的外表。然而近日卻急著求診婦產科,原來是身體出現卡到「陰」的困擾!茹茹求診時主述,自己已經生過兩胎,除了有產後陰道鬆弛問題外,因小陰唇鬆弛導致過度摩擦進而造成陰唇...

閱讀詳情 »

一進入冬季,冷氣團接連來襲,許多民眾開始穿上發熱衣、羽絨衣,可是還是會感覺又濕、又冷,渾身不舒服。 營養師林怡馨提醒,想「抗寒」,就要吃對營養素,當攝取足夠關鍵營養素,身體自然就有足夠本錢對抗濕冷低溫,此時不僅身體能量滿滿,更可從體內徹底溫暖起來。   林怡馨營養師指出,想讓身體有足夠抗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口鼻四肢變大變粗,很有可能是罹患肢端肥大症的徵兆。一名54歲女性自覺外觀出現肥大變化,經診斷為腦下垂體腫瘤,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後,仍有部分腫瘤細胞殘餘血管內。台灣腦下垂體學會創會名譽理事長暨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張承能醫學博士表示,肢端肥大症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