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捐也是善終 讓愛無限延伸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6月,台大醫院曾御慈醫師不幸因車禍身亡,家人在悲痛不捨之餘,也依照曾醫師生前意願,捐出器官,進而使得器捐議題又再度為國人所重視。其實,器官捐贈不只是遺愛人間,也是「善終」,需要大家一起以行動來成就!

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外科閻漢琳醫師表示,移植醫學最大的阻礙是器官來源不足;許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常因等不到器官捐贈而往生。其實,器官捐贈的範圍不僅是心臟、肺臟、腎臟、肝臟等器官,還包括了骨骼、眼角膜、皮膚、血管等組織的捐贈。

台南市立醫院社工課龔彥嵋社工師指出,簽署器官捐贈卡並不代表捐贈者的身體狀況可以進行器官捐贈,登錄器官捐贈意願也不代表不能變更或撤回。但還是鼓勵有捐贈意願或有簽署捐贈卡的民眾,能先和家人商量、並盡到告知義務,以免家人在悲劇來臨時會因無法承受、而影響器捐作業。

一般在臨床上,倘若遇到潛在捐贈者,移植團隊會先評估病人狀況,並與病患家屬會談、取得同意後,再聯繫鄰近醫院的器官捐贈移植小組,進行後續照顧及執行作業。台南市立醫院器官捐贈團隊自95年成立以後,至今共有17例器官捐贈案例,其中成功捐贈的高達12例。

台南市立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李秋慧護理長則感嘆說明,搶救生命是醫護人員的天職,我們不想放棄生命,但有時候到了醫療的極限,終究會走到生命的盡頭。其實,器官捐贈的另一層意義是「善終」,與其在家人身上插那麼多管子,讓家人受苦,倒不如選擇放手、也讓其生命能以不一樣的方式延續人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69

相關推薦

  (翻攝自aboluowang,下同) 對於中國人來說,喝茶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想喝的時候就喝,已經很難改變了。但是以下幾種情況下喝茶的話一定會讓你後悔,這種習慣不得不改。下面我們來看看不能喝茶的情況有哪些。 1.發燒 茶葉中咖啡鹼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而且還會降低藥效。 2.肝臟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台灣嚼檳榔人口超過130萬人,容易罹患口腔癌,台大研究發現,利用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紅白斑、口腔疣狀等癌前病變,平均三至四次就能達到良好反應,讓病灶完全消失。早期口腔病變患者,僅能接受開刀治療切除患處,不僅有手術風險,更有產生二次傷口惡化的可能。臺大醫院牙科部江俊斌醫師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中年女性主訴頭暈1年多,每次長達數分鐘,頭暈時眼前會發黑、臉麻,並伴隨頭痛、胸悶,曾就醫治療但效果不好,甚至使用過精神藥物,進一步轉院檢查,竟發現腦幹附近長了一個大腦瘤。 4成人曾有頭暈 頭暈是很常見的症狀。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一般內科門診中,暈眩是第三多的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8歲男性,長期有鼻塞問題卻未治療,每晚總是鼾聲大作,吵到太太分房睡。他睡覺時習慣張口呼吸,一覺醒來常覺得疲倦且喉嚨乾痛,白天則精神不濟、注意力不易集中,有次還在開車時打瞌睡釀成車禍。 確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