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食道逆流3成吃胃藥也無解 功能性障礙不治療恐釀癌

胃食道逆流3成吃胃藥也無解 功能性障礙不治療恐釀癌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胃食道逆流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主要是吃得太急、吃甜食又加上愛喝甜飲,讓許多上班族都有這方面困擾,大部分患者服用胃藥後能獲得緩解,但約3成患者吃了胃藥卻毫無幫助,原因就在於食道出現功能性問題。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黃天佑說,在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如果胃裡正在消化的食物以及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逆流至食道、甚至口腔,就會造成食道的侵蝕。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食道反覆遭侵蝕後,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巴瑞特食道症」。想有效治療胃食道逆流,必須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

 

亞東醫院今年2月開設「腸胃道功能併難治性胃食道逆流門診」,將針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吃藥卻沒效果的患者,在門診進行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試,透過檢查找出是否患有功能性問題。

 

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檢查是將軟式導管經由鼻孔進入食道及胃內放置,這條導管上面有36個監測點,每個測壓點上有12個環狀壓力監控點,整條導管共有432個壓力測量點。在檢查過程中,患者喝水吞嚥反覆10次,評估測量上、下食道括約肌及食道體等3部分的長度、靜止壓力、吞嚥時的收縮和壓力高低,以及吞嚥時括約肌弛張情形。

 

每階段的壓力變化數值,是經由導管電容式晶片回傳給電腦作紀錄及進一步分析,進而評估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是否為食道功能性問題所引起,如賁門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另外,如有吞嚥困難等功能性疾病,例如,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擴約肌閉鎖不全、食道痙攣或橫膈膜疝氣變形,也能透過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檢查找到病因。

 

黃天佑說,造成吞嚥困難症狀的成因有許多,可分為良性與惡性,良性成因包括有胃食道逆流症、食道發炎潰瘍、異物卡住、食道神經過度敏感、食道弛緩不能、甲狀腺腫大等病因。至於惡性成因,則包括食道癌或是咽喉、甲狀腺或縱膈腔惡性腫瘤壓迫所導致

 

黃天佑表示,透過食道功能蠕動檢查確認食道蠕動功能是正常的,但仍常胃食道逆流的話,就會建議安排24小時酸鹼阻抗檢查或是96小時無線膠囊酸鹼測試,讓醫師了解胃食道逆流的型態,提供治療建議。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女2男,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其中4人為珊瑚公主號郵輪旅客(案389至392)、1人(案393)為案384家人。海上孤兒公主號 返台7人4人陽性指揮中心表示,案389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你會選擇安樂死還是安寧療護?這是不少人最終的課題。一位66歲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的女士,由於已到末期狀態,四肢、軀幹肌肉及呼吸肌肉,都失去力氣,在成大醫院安寧居家團隊照護期間,引導病人及家屬進行生命回顧、調整症狀用藥、進行舒適護理、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1歲Ben騎機車「犁田」了,急診醫師說要接受清創。46歲何小姐小腿上有一個數月還不好的傷口,整形外科醫師也說明需要清創。60歲邱先生因為周邊血管疾病導致足部組織壞死,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也說要清創。安南醫院整形外科王冠智醫師表示,目前「清創」已是全世界醫師所公認之傷口處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高雄報導】雷射近視手術可矯正視力,為了甩掉厚重眼鏡,愛美的民眾趨之若鶩,但卻對於術後乾眼問題相當煩惱。眼科教授指出,民眾若術前就有乾眼問題,術後會使症狀雪上加霜。建議可找眼科醫師透過脈衝光等方式改善乾眼症,以免眼睛太過乾澀造成視力模糊、降低雷射手術療效。   國人對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