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捐遺愛人間 受贈者生命延續的希望

器捐遺愛人間 受贈者生命延續的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去年一名父親在確診為癌症末期時,其子女得知了器官捐贈的資訊,也知道器捐卡同意書必須本人簽名,為了顧及父親的感受遂未提起。有天長期在安寧病房擔任義工的姑姑到院探訪,就告訴父親,「我們到這個歲數,以前也沒對社會有何貢獻,不然等我們以後走了,就把身體可用的器官捐出來,您覺得如何?」當下父親也非常爽快地答應說:「當然好呀!救人怎麼會不好呢!」

在父親百日後,相關醫護人員馬上確認父親器捐的資料後,經過一些檢查以及醫師評估,確定眼角膜是可以捐贈的。在當天手術室時,醫療團隊代表受贈者對父親及家屬行禮鞠躬致意。手術結束後,要把父親移至殯儀館途中,司機大哥說:「你們父親有器官捐贈,真的非常了不起。幫助別人是好事情,真的很偉大,他是非常有慈悲心的老菩薩。」

「器官捐贈」讓子女們了解,原來父親留下最珍貴的,不是什麼遺產,是人們對他的尊敬。謝謝父親,在生命的終點用器官捐贈的方是,替孩子上了這麼寶貴的一課,把希望遺愛人間,父親的善行讓家人都有所共識,以後也都願意用器捐的方式幫助別人,把這份大愛傳承下去,這就是愛的循環。

器官移植協會理事長楊厚生醫師表示,由於法規規定,無法讓捐受雙方確認對方身分,很多受贈者與家屬總是想知道如何表達感謝。因此,亞東醫院舉辦的懷恩節大會就成了最好的感恩場合。許多捐贈家屬來到會中,相信自己親人的心臟或眼角膜,就在會場中某一位受贈者的身上,而有的受贈者來到懷恩節會場擁抱捐贈者家屬,因為相信其中就有他的救命恩人的家屬,是延續自己生命的希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糖尿病患者隨著血糖控制不佳、罹病時間延長,常出現腳麻、腳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有些是「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P)造成,提早確認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截肢厄運。 糖尿病患者泡澡 多注意水溫 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李俊泰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慢跑是最簡單的運動,近來也成為全民運動,尤其天氣涼爽特別適合外出慢跑。不少民眾慢跑後,隔天常有「鐵腿」的困擾,雙腿彷彿被千斤大石綁住,連走路都相當不適。物理治療師宗志豪分享,首先選擇一雙舒適的慢跑鞋,並注意跑前暖身、跑後伸展,就能降低發生鐵腿的情形。 有氧慢跑 強化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腰酸背痛是許多現代人的文明病,除了因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導致的後遺症,還有患者在做了脊椎手術後,承受長期的慢性疼痛,脊椎病人經過保守或手術治療,患部疼痛問題仍然沒有改善,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表示,脊髓電刺激療法可做為這類患者的另一選擇。 頑固疼痛 電極導線可解決 阮威勝院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2歲的張小姐與加拿大籍先生,結婚3年一直無法懷孕,就醫檢查發現是輸卵管阻塞造成不孕,夫妻決定進行試管嬰兒治療。張小姐經過2次取卵,5顆成功受精,醫師選擇植入4個品質最好的胚胎,一次就順利懷孕,今年生下一對龍鳳胎。 晚婚晚孕多不孕 帶動人工生殖發展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