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揭曉 產業邁向國際化

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揭曉 產業邁向國際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第十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得獎名單揭曉,並於本月19日頒獎,頒獎典禮上多位產官學界貴賓應邀出席,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先生、立法院王金平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龔行健院長、行政院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蔡少正司長、中央研究院吳成文院士、伍焜玉院士、陳垣崇院士、彭汪嘉康院士、劉扶東院士。

獲獎者包括卓越醫藥科技獎陳儀莊教授;青年醫藥科技獎黃東明、楊尚訓、劉浩澧與劉景平教授;傑出論文獎尤泰元、王壯維、李雅玲、袁維謙、莊琇珺、陳俞任、陳筱凡、陳啟寬、傅馨慧、楊舒婷;今年更增設了東南亞傑出論文獎,共兩位馬來西亞籍人士獲獎,分別是Ms. Thenapakiam Sathasivam與楊筱溧博士,獲獎者於本月19日接受頒獎。

今年得獎者研究領域範圍涵蓋神經退化疾病(如亨丁頓舞蹈症、阿滋海默症、漸凍人等)、血液、抗癌標靶新藥等,而隨著永信集團之發展,持續將專業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達到立足臺灣,布局全球的願景。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董事長李芳裕博士表示,疾病與藥品是無國界的,自第九屆增加Y.S.P. SAH 傑出論文獎後,將獎勵範圍擴大,廣納世界各地人才提升台灣醫藥科技水準外、更可與逐步邁向國際化。

李芳裕博士指出,今年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已邁入第十年,每位得獎人都是經由評選委員評選出的傑出研究人員,「獲獎」不僅是代表過去辛勤研究努力的肯定,更是促進研究學者邁向下個里程碑的動力,為醫療產業注入生命力。今年,永信醫藥文物館即將開館,對此,李芳裕博士說,在基金會成立之初,就希望能藉由史料與文物展示推廣藥品訊息,提供社會大眾醫藥參考平台來記錄台灣醫藥發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0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國人對這件事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許多人已註記日後可捐贈,幫助更多生命延續下去,可惜僧多粥少,供給仍遠遠趕不上需求。台灣目前器官捐贈來源多為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一年約200人,還有活體捐贈,也就是捐贈肝臟、腎臟給家人。台灣也在2017年的時候,衛福部頒布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性慧慧(化名)先前因貧血問題,導致上下樓梯易喘及疲累,因而至血液腫瘤科看診,但後續經檢查發現,貧血竟是子宮肌瘤所導致,故轉診至婦產科,然而在子宮肌瘤手術過後,慧慧因經血量變少,擔心是否為手術後遺症,再次前往婦產科,最後在醫師的解釋下才知道,慧慧並非經血量變少,而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23日舉辦「SMA病童重獲新生感謝宴」,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2020年對台灣SMA病友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一年,首個SMA治療藥物終於開始有條件給付,讓20多位病友取得了藥物治療,也喊話政府及相關單位,希望可以讓更多病友有治療的機會。立委王婉諭受邀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