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 1年死亡率高達5成

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 1年死亡率高達5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心臟每分每秒都在跳動,主動脈瓣膜也跟著開開關關,隨著年紀越大,主動脈瓣膜狹窄機率越高。醫師強調,大部分患者輕度狹窄時沒有症狀,出現心絞痛、心衰竭已是重度症狀;若未接受手術治療,一年死亡率恐高達5成。

年齡增長 主動脈瓣膜漸狹窄

國泰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侯紹敏表示,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鈣化進而狹窄,根據國外文獻統計,55歲以上,有1%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到了75歲,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增加至6%。

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 一年死亡率達5成

侯紹敏主任說明,正常的主動脈瓣膜開口約4平方公分,隨著主動脈瓣膜鈣化、狹窄,而開口越來越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也越來越少,就會產生許多不適症狀,例如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當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平方公分,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很可能發生心臟衰竭及猝死,一年死亡率高達5成,病患平均存活時間只剩下不到2年。

微創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銀髮族一大福音

過去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術,必須鋸開胸骨、停止心跳,不少患者擔心害怕。侯紹敏主任強調,目前以微創手術為主流,可藉由無縫線瓣膜微創手術,透過6公分的傷口切除鈣化瓣膜,再實施無縫線生物性支架瓣膜置放,或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以心導管方式將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心臟,大幅降低手術及麻醉風險,且病患的復原較快、住院時間縮短,可說是銀髮族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人都知道小腿浮出青筋的靜脈曲張,是久站久坐族需要注意的疾病;但是,你知道搬重物的勞動族群也有可能患有靜脈曲張嗎?22歲的阿傑在工地工作,每到傍晚小腿便開始腫痛,到了晚上睡覺時更會抽筋,就醫後確診為靜脈曲張,且醫師建議要進行手術治療。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洲傳出發生血栓疑慮,加上擔心副作用,國內公費牛津AZ疫苗施打人數不佳,昨(20)日傳出1名60多歲男性,接種疫苗後16天出現血管炎與間質性肺炎,入住加護病房治療,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曾討論,目前無法完全排除與疫苗關連,要有後續更多資料。 指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0)日新增來源不明新冠確診個案(案1078與案1079),今(21)日確診後採檢結果出爐,Ct值都下降、抗體呈現陰性,顯示體內病毒量增加,仍屬疾病初期,接觸者採檢中已有132人結果為陰性,要完全排除本土感染,須等全數陰性才能確認,同時要釐清是否為機上傳染,或是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看似冰冷的統計數據,卻是給付新藥的推手,從2005年至今,高達6,550篇研究採用健保大數據,不僅用於學術領域,也改變了健保藥物給付政策,眾多B肝患者因此得以給付抗病毒藥物,控制體內病毒量,大幅降低日後健保醫療支出。 「健保大數據是個寶庫」健保署企劃組科長趙偉翔說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