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咪去哪兒? 產後護理新選擇

媽咪去哪兒? 產後護理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坐月子當度假? 產後護理中心正夯!

31歲的佳怡(化名)於年初喜獲麟兒,在家人的安排下,入住產後護理中心。友人來訪時,對其生活環境均紛紛稱羨。舉凡自無微不至的母嬰照護、比照飯店規格的房間,或是每日精心特製月子餐、專人即時諮詢服務等,讓在此坐月子的媽咪們,每天生活都有如度假般的放鬆、悠閒。就連佳怡60歲老母親來訪,都不禁表示,如果當年生產完有這樣的待遇享受,自己就會有多生幾胎的熱情與動力了!

現代社會經濟發達,女性從家庭邁入職場,雙薪家庭已儼然是常態。也因此,為迎合現代職業女性的需求,幫助媽咪生產後調養得宜,容光煥發的回到職場,兼顧工作與家庭,有關「產後護理」的觀念,也愈來愈普及。尤其台灣為一高齡社會,退休年齡也逐年升高,以往傳統女性多待於家中,由公婆為媳婦坐月子的習俗,在老一輩仍可能忙於工作的現代,也逐漸被新興的「月子中心」、「產後護理中心」所取代。

「照護比高」首重母嬰需求 精緻產後護理中心興起

座落於北市交通樞紐幹道上,就有間僅有8床的精緻產後護理之家。經營業者楊其璋經理表示,有別於醫院附設或普遍大型坐月子中心,院內人員照護比高,每日全天三班照顧寶寶,同一時間能投注於每位媽媽的關懷、照護也更多;次要特色則是周延縝密的感控,不僅人員進出須測量體溫、戴口罩,院內公共區域每日也會定時以紫外線消毒。處處悉心經營,均以媽媽、寶寶的健康為考量出發點。除此之外,院內醫療團隊陣容堅強,含括婦產科、小兒科、醫美科等醫師,無論是媽咪產後醫護指導及諮詢,或寶寶的定時健康檢查,均具備完善規劃。


媽咪去哪兒? 產後護理新選擇

▲媽媽與寶寶在護理中心感受到有如家的溫暖 

量身打造符合需求 貼心感受家在身旁

服務多年的資深護理長羅少彤則表示,因護理之家營造的溫馨氛圍,以及24小時的貼心服務,讓許多住宿過的媽咪,不僅誇讚護理人員都將媽媽、寶寶當成自己親人、親生的來照顧,更有不少人會帶著長大的小朋友回來探訪。羅護理長分享,就曾有一位媽咪在懷孕七個月時發現子宮有腫瘤,後證實為卵巢癌,須提前剖腹生產,在坐月子期間體會到護理之家對早產寶寶完善的評估、照顧後,在住滿一個月離開去接受治療時,因擔心生病的自己與家人會無法分心好好照顧寶寶,便選擇讓寶寶在此續住3個月,所幸治療後媽媽恢復健康,而早產的寶寶也在這期間平安健康的長大了。

產後調理不可少 美麗媽咪綻笑靨

「坐月子」對每位產後女性來說均是不可或缺的調養黃金期。除了善用這段時間調養身體,避免留下腰痠、背痛等後遺症,也可在重返職場、正常生活前,留一段緩衝期,預習從「人妻」升級「人母」將面臨的新挑戰。只要依循專業醫護人員的叮嚀,循序漸進調養身心,相信每位母親與寶寶都能綻放最快樂的笑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乾癬由於皮膚表面明顯的皮膚紅斑與脫屑症狀,經常被誤以為只是皮膚病,值得注意的是,它其實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的自體免疫疾病。奇美醫院皮膚科林旻憲主治醫師表示,乾癬患者有對高的比例會出現代謝症候群、糖尿病、乾癬性關節炎等共病。因此,病人應該積極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相機濾鏡模式推陳出新,但在追尋美的這條路上,愛美人士還是無法容忍退去濾鏡後要面對的現實。肌膚上肉眼能見的瑕疵,舉凡斑點、膚色不均、毛孔、痘疤甚至細紋等,都希望可以跟濾鏡的魔法筆一樣,輕輕一點就完美無瑕。 陳小姐是位OL,對於膚況也有同樣渴求,然而陳小姐屬於酒槽膚質,疫情...

閱讀詳情 »

全球大環境改變之下,民眾外出活動的頻率也相對受限,國際知名藥廠台灣分部呼應世界血友病日主題,為鼓勵血友病病友們持續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與全台各大醫院血友病中心合作舉辦線上運動 APP 競賽,透過數位APP將血友們聚集在一起。為期28天的線上運動競賽中,共計106人次參加,創造消耗超過40萬卡路里的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細胞/藥物治療是處置許多兒童重症的利器,但在其有效性及副作用之間的平衡,仍是最大難題。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律佑副研究員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陳榮隆醫師將結合基礎研究及臨床醫療,就此關鍵議題展開合作。本計畫獲台灣重症兒童協會資助,期望結合遺傳變異分析,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