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檢疫不准自行就醫 不給予英國情侶防疫補償金

居家檢疫不准自行就醫 不給予英國情侶防疫補償金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居家隔離人數約3,110人、居家檢疫約48,849人,因違反規定開罰274件,累計金額約1,985萬元,指揮中心強調必須在家隔離者禁止自行就醫、奔喪、離開隔離場所。剛執行完居家檢疫的部立八里療養院護理長賴碧蓮說,越愛家人自我隔離就越確實。

 

居家檢疫不准自行就醫 不給予英國情侶防疫補償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禁止自行就醫與奔喪。(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自行就醫最高恐遭罰100萬元 不舒服聯繫衛生局

 

指揮揮中心陸續接獲通報,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民眾因身體出現異狀,自行前往醫院就醫,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強調,必須限制地點隔離民眾,就算有身體不舒服,也必須在衛生單位安排下,有妥善防護才能就醫,違反規定將懲處10至100萬元罰鍰,千萬不要自認為安全就可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疑似個案就醫時,醫療院所必須有各種準備,交通工具也要妥善防護,絕非自認保護妥當就可以擅自就醫,必須聯絡防疫專線或各縣市關懷電話,在衛生單位安排良好下,才能夠按照指示就醫,未來一旦查獲有就醫紀錄卻沒有通知衛生單位,將會給予處罰。

 

截至109年3月26日止,居家隔離及及居家檢疫累計裁罰人數共計274人,金額計1,985.83萬元,包括居家隔離罰鍰114萬元(9人)及居家檢疫1,871.83萬元(265人)

 

陳時中強調,慢性病患者目前可以由親友代為領取藥物,目前也正在設計遠距看診系統,就是希望民眾減少到醫院次數,如果是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缺乏慢性病藥物時,都可以直接與地方衛生局聯繫,都能有妥善處理,非急性就醫暫時可以緩一下,接受限制前的醫院預約掛號,未來也會直接通報醫院取消。

 

居家檢疫不准自行就醫 不給予英國情侶防疫補償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有生活需求可以與關懷專線聯繫。(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父母過世也不準出門 陳時中呼籲視訊參與告別式

 

不僅於此陳時中也強調,即便是奔喪,須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民眾,也不可以前往,雖然必須承認不太通人情,但如告別式等儀式會有多人聚集,為了整體防疫仍然必須有所限制,建議可以用視訊軟體遠距參與,如果限制期間有生活用品或飲食需求,卻找不到親友幫忙,可以撥打各縣市關懷電話,合理需求應都能滿足。

 

隔離者幾天內就有可能煩悶 想曬太陽窗戶伸出頭腳

 

日前第2批武漢包機,分別由中華航空與東方航空派任班機,衛福部立八里療養院護理長賴碧蓮在東方航空執行照護任務,因有落地中國大陸,因此結束任務必須居家檢疫14天,賴碧蓮說,大概在第6天就會感覺到焦躁煩悶,曾經撥打1925安心電話,表達想要曬太陽念頭,馬上就安慰阻止。

 

賴碧蓮強調,限制隔離確實會讓人感到不安,曾經在窗戶伸出頭與伸出手腳,就為了讓陽光能夠接觸到身體,在家裡也盡量都獨自處在自己房間,不與家人共食,只有在家人都離開時,才會戴上口罩短時間到公共區域,當時心理有個想法,越愛家人心裡距離越近,就想保護家人在現實維持距離。

 

居家檢疫不准自行就醫 不給予英國情侶防疫補償金

▲我正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我該怎麼做?(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每天量體溫必要功課 看書看電影生活仍然滿足

 

在同一班飛機執行任務的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執行任務時,不吃不喝沒上廁所10多個小時,卸下重擔就在家居家檢疫,每天仍然遠距處理公事,必定觀看指揮中心記者會了解疫情發展,同時也把原本計畫想看的書與電影,都在限制期間看完,即便只能在家14天,仍然可以非常充實。

 

賴碧蓮與林詠青都有提到,居家檢疫期間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每日早晚各量一次體溫回報,也都會接到里長關心電話,講述目前身心狀態。陳時中同時提醒,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民眾,即便在家最好也戴上口罩,獨立房間減少與家人接觸,如果沒有離開家卻收到異常警告,可以立即與里幹事聯繫。

 

居家檢疫不准自行就醫 不給予英國情侶防疫補償金

▲我的同住者正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我該怎麼做?(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英國情侶抱怨隔離檢疫像監獄 指揮中心:不給予防疫補償金

 

另一方面,英國一對情侶來台灣在花蓮接受居家檢疫,卻向家人抱怨台灣檢疫所像監獄,經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引起台灣一片譁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經確認2名英國人不是居住在中央政府的集中檢疫所,而是花蓮縣政府的防疫旅館,日前外交部已提供資料,BBC也撤回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如果在中央集中檢疫所,外籍人士1天收取150美金(約4500新台幣),但花蓮縣政府僅收2名英國人每天3餐250元住宿費,沒有收住宿費。另外,此事件受到國人關注後,指揮中心認為2名英國民眾有損我國形象,因此決定不給予防疫補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氣候悶熱潮溼,容易引起皮膚紅、腫、癢、痛,尤其皮膚癢常讓人難以忍受。部分民眾會選擇自行買藥止癢,但實際上皮膚癢的原因很多,仍需醫師的診斷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有效治療皮膚癢外,若有其他潛在病因也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門診常見的皮膚癢原因很多,像是急性蕁麻疹、蚊蟲叮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藝人小鬼黃鴻升日前因主動脈剝離猝死離開人間,年僅36歲,令人惋惜。心臟疾病一直都緊追在癌症之後,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且越來越年輕化。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蔡宜廷表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臟病、中風、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之外,還有主動脈疾病、周邊血管疾病、靜脈曲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抗愛滋病毒藥物注意體重!多項大型國際研究顯示,愛滋感染者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後體重增加。最新美國愛滋病毒治療指引已針對部分藥物類別標註提醒醫病注意。亞東醫院感染科楊家瑞主任提醒,體重增加有多方原因,感染者體重大幅增加需與醫師、個管師討論,切勿擔憂體型、三高、新陳代謝等風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位女大學生因臉上常冒青春痘,而服用「撲菌特錠」抗生素,不料,卻引起嚴重藥物過敏反應,全身紅腫及發燒,併發猛爆性肝炎,差點必須換肝。另1名18歲的高三男生就沒有如此幸運,同樣因治療青春痘而服用此藥,卻死於肝衰。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長鐘文宏醫師表示,磺胺類抗生素「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