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嚴重骨鬆+脊椎滑脫 老婦骨折險大小便失禁

嚴重骨鬆+脊椎滑脫 老婦骨折險大小便失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老婦長年困擾於坐骨神經痛,起因於腰椎退化發生滑脫症,造成脊椎狹窄與神經壓迫,不時會影響她走路,還好藉由復健,還算行動自如。然而,由於她早已罹患骨質疏鬆症而不以為意,也沒治療;直到三個月前,有天出門購物不慎跌倒,導致胸椎及腰椎壓迫性骨折,不但下肢無力,並出現排尿困難、發燒,引發泌尿道感染,若延遲治療恐造成大小便失禁。

收治該名老婦的台北榮總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昭慶指出,合併骨質疏鬆和脊椎退化滑脫這兩種疾病的案例,相較於單一疾病的患者更難治療,主要因為矯正脊椎滑脫變型所需使用的鈦合金螺絲必須仰賴正常的骨質,植入的螺絲緊密嵌入堅硬的骨質中,方能達到固定的效果,因此建議這類複雜型的患者必須盡快使用骨質疏鬆的藥物,有效增強骨強度後,以利進行手術治療。幸而經過妥善的藥物及手術治療後,目前這位婆婆已能下床活動,身體狀況也趨於良好。

吳昭慶說明,隨著年紀的增長,骨質流失也越多,所以骨密度將越來越低,即發生所謂的骨質疏鬆症,尤其停經後的婦女是特別高危險族群,但其實骨鬆也同樣會發生在男性,尤其長期吸菸者。骨質疏鬆症常導致脊椎、髖骨等多處骨折,其他四肢骨折的機率也同樣因骨鬆而增加,然而罹患骨鬆症、若尚未併發骨折之前,其實病人本身並不會因骨鬆而感覺疼痛,因此許多病人都延遲治療時機,經常等到發生骨折或行走困難等併發症出現後才就醫,若已經發生嚴重的合併症,往往很難完全恢復。

根據2013年吳昭慶醫師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的研究論文指出,因骨質疏鬆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而住院的患者,相較於一般人,增加約3倍中風的風險,原因或許與長期臥床導致活動量減少有關;由此可見,骨鬆的預防及治療不容忽視,除了疼痛、行動不良之外,甚至可能嚴重危害健康。

吳醫師指出,針對骨鬆的治療,初期患者可使用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若為嚴重的骨鬆患者,則可選擇刺激造骨細胞生成、增加細胞活性的藥物。前述患者就是藉由可促進造骨細胞生成的藥物,增加骨質密度後,再進行脊椎手術治療骨折,不但順利緩解疼痛,也改善下肢肌力,重新恢復行動能力,並持續治療骨鬆症。惟使用藥物治療時,應務必遵循醫囑,以免造成身體不適等副作用。

由於生活習慣與飲食的差異,東方人罹患骨鬆的機率相較於西方人高,因此提醒民眾,年輕時應維持適當的運動量,增加鈣質的攝取,走向戶外以保有充足的陽光,攝取均衡飲食營養等,對於增加骨質強度皆非常重要。若想要保有健康的身體,定期健康檢查亦不可輕忽,及早檢查及早治療,即可戰勝骨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5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我們都知道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但實際上願意起身運動的人卻不多,而想到運動,多半會想到跑步、游泳、登山等,其實重量訓練也是一種運動。健身這個名詞讓許多人認為是肌肉猛男、健美選手的專利,事實上,健身就是一種讓身體健康的方式,其中重量訓練則是透過阻力訓練來提升肌肉質量。動作需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日前舉辦「新聞媒體聯繫會議-媒體報導與自殺防治:網路與自殺」,探討如何預防網路自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建議,媒體應正確報導自殺以免造成模仿效應,並透過教育公眾自殺危險訊號、標誌高風險族群並鼓勵接受治療、心情溫度計 App等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班頻跑20次廁所 職場新鮮人被誤認工作偷懶 24歲的冠廷(化名)是一名社會新鮮人,畢業後找到網路電商行銷專員工作。由於部門工作量龐大,加上主管要求嚴苛,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感到沉重壓力,一天上班要跑20幾次廁所,還被主管誤認工作偷懶而被約談。最近家人發現冠廷下班後出現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有糖尿病的李小姐為一名舞台表演者,五年前使用手機時,發現漸漸看不清楚手機上的字,檢查後,診斷出黃斑部病變,經治療後視力漸漸回到正常,也開始透過血糖控制,讓疾病穩定下來。新光醫院眼科醫師蔡孟儒表示,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