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四不一沒有 健康迎接「腎」利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病日」;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林于立醫師指出,「吃藥當吃補」是許多台灣人都有的錯誤用藥觀念,加上高鹽、高油脂的飲食習慣,是國內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門診中常有許多民眾覺得自己腎臟功能不好,就想吃藥讓腎臟變好,甚至是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結果越吃越糟,到醫院洗腎的時候,往往都已是第四期的重度慢性腎衰竭,甚至是第五期的末期腎臟病變。

其實,腎臟就像是人體任勞任怨的阿信,即使受傷也不喊疼,等到腎功能失去6成以上才會出現警訊,因此許多人常已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

林于立醫師表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像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疾病,都跟慢性腎臟病有關。尤其是糖尿病友若血糖、血壓或膽固醇未控制好,加上又有抽菸行為,便有可能在罹病幾年後,出現蛋白尿的現象,而這也就是腎病變的早期症狀。倘若沒有控制好這些危險因子,很快就會進入大量尿蛋白期;接著,尿毒開始上升,最後將面臨終生洗腎。

「腎臟疾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林于立醫師說,早期腎臟異常會出現「泡、水、高、貧、倦」等臨床症狀,分別是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提醒民眾,若出現兩項以上症狀,就有可能已罹患腎臟病,應盡快到院檢查。

林于立醫師也建議腎臟病友,一定要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的原則,飲食習慣要注意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並嚴格執行「護腎檢查三三制」,每三個月檢查尿液、血壓、肌酐酸等指標,只要與醫師積極配合,就能與疾病和平共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86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美多國陸續開始施打新冠疫苗,日前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說,台灣最快將在3月取得,但各國都在積極搶貨,陳時中日前拋出「大國爆買」說,台灣是否能準時拿到疫苗,讓許多台灣人憂心。根據今(1)日媒體報導指出,台灣透過外交管道,緊急向美國取得10多萬劑輝瑞BNT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苗要來了?有媒體獨家1日凌晨報導,「指揮中心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十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二月四日由阿聯酋航空運送來台,民航局將於今天下午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冷鏈倉儲以及配送等技術問題。」不過指揮中心1日早上隨即召開記者會嚴正否認。否認報導 指揮中心:有的話會公布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上午媒體用頭版報導,台灣緊急與美國急調輝瑞BNT新冠疫苗,數量約10多萬劑,1月4日就會抵台,優先施打桃園地區醫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0時30分臨時召開記者會強調「嚴正否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31)日晚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接到媒體採...

閱讀詳情 »

體態診斷法的誕生 我的抗病經驗 從幼年時期開始,我就常因為貧血而倒下,也常因為胃酸逆流而覺得不適,經常因為食材對身體造成的副作用,三不五時就腹瀉和腹痛。只要吃添加有我最喜歡的秋刀魚、鯷魚等的食物、或是辣炒年糕等偏辣的食物就會出現胃酸逆流的症狀,喝牛奶就得做好會腹痛和腹瀉的覺悟。過敏皮膚讓我一直飽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