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四肢常冰冷當心週邊血管阻塞! 6種人都是高風險群

四肢常冰冷當心週邊血管阻塞! 6種人都是高風險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的蔡阿嬤,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定期在安慎診所洗腎治療,因四肢冰冷、心臟不舒服由診所醫師轉診至醫院進行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與腳部血管都有嚴重阻塞情形。

對血管阻塞認知不足 易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週邊血管阻塞是一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初期幾乎毫無症狀,後來因為足趾傷口久難癒合與四肢末梢疼痛,最後進展到足趾變黑壞死,才被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

這些都是高危險群 四肢變黑應盡速就醫

潘恆宇醫師指出,洗腎與糖尿病人是高危險群,另外患有三高、抽菸、肥胖、家族史的中老年人,也需特別注意。即便是術後腳部疼痛狀況改善,也務必按時服藥與定期追蹤、控制三高、適度的行走復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平日更須留意足底及腳指頭皮膚的狀況,若四肢末端變黑也請盡速就醫治療。

臺大雁行團隊合作 雙向轉診治療周邊血管阻塞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自2020年7月開始與雁行團隊中心臟科診所進行轉診共照合作,針對週邊血管阻塞疾病建立聯繫窗口、媒合收治的醫師、媒合轉診用藥與相關儀器設備等。潘恆宇醫師說明,若有腳部傷口難癒合,建議先至鄰近心臟科診所,經過診所醫師初步判斷,一旦發現疑似血管阻塞的病人,可以透過「轉診」的方式,由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及轉診窗口專人聯繫預約與享有轉診保留號。

健保醫療資訊雲端 省時、降低重複檢查浪費

轉診時,診所檢附腳部ABI值或血管超音波檢查結果,醫師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調閱資料,瞭解民眾最近的就醫用藥資料與檢查檢驗結果資料,節省等待醫院作業流程與金錢花費,也降低重複檢查的潛在健康風險。

【延伸閱讀】

美國FDA核准與諾貝爾獎肯定 首款RNAi藥物為罕病治療現曙光

 罹乾癬仍包緊緊揮汗叫賣 菜販老爸接受新療法化癬為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陳宇恩/採訪報導 走路反應心肺功能 免疫疾病族群當心肺動脈高壓 許多人以為行走能力變差,走不遠、走路容易喘或是走路速度變慢,只是單純老化造成的衰退,然而,若本身為自體免疫疾病相關患者,就該留心潛在疾病「肺動脈高壓」。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長祐理事長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70歲的李奶奶罹患白內障需要開刀,但因本身有閉鎖型青光眼,長期點眼藥控制,造成瞳孔極小,即使點了散瞳劑也只有3mm,加深了手術困難,幸好透過「精準微脈衝囊袋切除術」輔助,將高難度的撕囊技術僅0.004秒即完成切口,知名眼科醫師童逸楨表示,前囊切口是最關鍵的步驟,有第一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早晚溫差越變越大,身體易著涼,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腸胃腹瀉等秋季好發的疾病紛紛出籠。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眾,不只要小心著涼感冒,也要小心腸胃著涼,最好不要再喝冰水冰飲,而身體要進補,可以慢慢採取冬天進補的方式,但天氣不冷就要降低補藥的分量,以降低熱性。...

閱讀詳情 »

你看過代表少添加的潔淨標章貼紙嗎?那你知道台灣有哪些潔淨標章呢? 潔淨標章可跟洗衣服的洗劑或是清潔用品毫不相關,而是源起於英國零售通路商對「食品」減少人工化學合成添加物的要求,進而發展出容易讓消費者辨識的標章。 讓消費者在選食時,有一個容易辨識少添加物或無添加食品的標示,這次就讓好食課帶大家來認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