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兒感冒流膿水 可能誘發中耳炎

小兒感冒流膿水 可能誘發中耳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歲小寶哭鬧不停,媽媽原本以為是小感冒,打算手邊工作忙完再帶去看醫生,沒想到幾天後耳朵竟流出膿水,急忙就診,小兒科醫師檢查耳朵後,診斷為急性中耳炎,鼓膜已破裂流膿,轉診至耳鼻喉科做後續治療。小兒中耳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幾乎每周都有這樣的小病人掛號,若未妥善治療,恐影響聽力。 

幼兒耳咽管發育未完成 比大人容易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表示,中耳炎顧名思義是中耳腔發炎。大部分為細菌感染造成,通常感冒一段時間後,喉嚨裡的細菌會經由連接中耳腔和咽喉的耳咽管跑到中耳,導致中耳腔發炎,最常見的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及卡他莫拉菌等。在小朋友較容易感冒的秋冬季節,也較好發中耳炎。

為什麼幼童比大人容易得中耳炎?這是因為小朋友的耳咽管尚未發育完成,和大人相較,小朋友的耳咽管較短,因此細菌容易跑到中耳腔。尤其6歲以下幼兒的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要特別注意。

一般感冒症狀,包括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中耳炎可能也有這些狀況,與感冒最大的差異是會出現耳朵疼痛現象,也可能會覺得耳朵塞塞的、聽不太清楚,而且中耳炎常劇烈疼痛起來,多數集中在單側耳朵,少數為兩耳都痛。年紀太小的孩子,還不會透過言語表達耳朵痛,常以哭鬧、抓耳朵來表現,家長要多加留意,感冒中期或中後期可能誘發中耳炎。

延誤治療恐中耳積水 損傷聽力
中耳炎診斷上,最簡易的方式是持耳鏡檢查,如果耳道被耳屎塞住,影響到醫師的視線,會施予耳朵滴劑,將耳屎溶解出來或直接清除。此外,耳鼻喉科醫師也會做鼓室圖檢查,以偵測鼓膜狀況,診斷是否有中耳炎。

杜戎玨指出,大部分中耳炎是細菌造成,通常會使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有中耳積水問題,或是造成聽力受損。有研究指出,中耳炎未妥善治療,是造成小朋友聽力損傷的常見原因,不可輕忽。

中耳炎還有一種較少見的併發症,就是造成耳後突出部位的乳突發炎。這種情形較為嚴重,因為細菌鑽得深,須做頭部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診斷,患者通常要住院注射抗生素治療。當小朋友發燒伴隨耳痛及耳後乳突紅腫時,應立即帶孩子就醫。

雖然還有其他原因如外耳道發炎,也可能引起耳朵疼痛,杜戎玨提醒家長,中耳炎常發生在感冒後或與感冒並存,還不會表達的小小孩如果哭鬧不止,又有感冒症狀,要請醫師檢查耳朵,看看有無併發中耳炎,提早發現並治療,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美國FDA核准與諾貝爾獎肯定 首款RNAi藥物為罕病治療現曙光

 罹乾癬仍包緊緊揮汗叫賣 菜販老爸接受新療法化癬為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冬夜漸長,冷風陣陣,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民眾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想必已開始大啖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民眾甚至是天天吃,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聰明食補:藥記三眉角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常見的飲食文化,國人常會將中藥材添加在膳食或菜餚中。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秋冬專案」正式實施,所有民眾進入8大類場域,強制規定必須戴口罩,經勸導仍不遵照規定,地方政府可開罰3,000至1,5000元罰鍰,同時所有入境台灣旅客,原則上都要持3日內病毒核酸陰性證明,經認定不符例外原則,衛生單位將開罰1萬至15萬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約571萬劑,佔整體94%,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50.3%,學齡前幼兒接種率46.8%,50至64歲成人則為15.7%,學齡前幼兒接種率仍低於今年度目標接種率55.5%;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呼籲,第一次接種幼兒須施打2劑才有保護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0)日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發布新冠境外移入個案中,1名20多歲女性國人在英國確診回台,雖在機場主動告知,但不符合入境規定,將交由地方衛生局裁處。今(1)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中,再傳1名30多歲男性,同樣在英國確診回國,不符合確診入境規範,指揮中心也將交由地方衛生局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