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分秒都想滑手機確認訊息、滑IG、FB動態一定看完,手機成癮症小心找上門!|健康

等車搭車、排隊等餐、上大號、吃飯聚會、睡覺前一定都會做的事是什麼?答案就是「滑手機」!無論有沒有正在回訊息,還是發文,忍不住刷新頁面看著朋友又去哪裡玩,又有什麼新奇有趣的事物,要是一整天不能滑手機是不是光用想的就令人煩躁不安?以下就來看看你是否已換上了手機成癮,該如何改善呢?圖片來源/pinterest

 

#檢視自己是否有手機成癮症

以下幾個問題可以初步檢視出是否患有手機成癮症,以符合程度給1-4分,若是得分越高就要注意囉!

☐只要滑開手機即使原先的事已做完,還是會忍不住再玩一下其他APP

☐過去三個月中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滑手機,或覺得要更多才足夠。

☐如果沒辦法滑手機,就會坐立難安感到焦躁。

☐因為低頭使用手機造成身體痠痛、視力受損。

(延伸閱讀:治療失眠法!改善睡眠品質小訣竅,自我診斷失眠患上「這3點」就該注意|健康

分秒都想滑手機確認訊息 滑IG FB動態一定看完,手機成癮症小心找上門!|健康

▲圖片來源/pinterest

 

#網路發達造成「社群恐懼症」

社群恐懼症也稱作錯失恐懼症,這種焦慮建立在想要和他人保持不斷連的關係,任何事情、新聞都想跟上,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什麼有趣或有意義的事情,對於他人更新狀態變得患得患失,每個人都只呈現美好、包裝過的訊息展是在網路上,卻更加深孤獨和厭倦等負面情緒,只因為每個人看起來都比我好。(延伸閱讀:你也得了社群憂鬱症?以下5點如果全中,快學學人家賽琳娜暫別IG吧~|生活趣聞

分秒都想滑手機確認訊息 滑IG FB動態一定看完,手機成癮症小心找上門!|健康

▲圖片來源/pinterest

 

#建議改善方法1:關掉訊息通知

首先先將容易使人分心的訊息通知通通關掉,保留鈴聲與通話功能,如果真的有重要事情還是能撥打電話與你聯繫,避免看到訊息就想回,或是不斷關注他人是否有按讚貼文,直接了當的錯失那些訊息,等到有空閒時再一次處理與回覆,斷斷續續的刷新頁面只會讓心情更加焦慮。(延伸閱讀:太考慮他人心情=沒主見?高敏感人的職場總是進退兩難,5大特點都讓人慘兮兮|人格特質)

分秒都想滑手機確認訊息 滑IG FB動態一定看完,手機成癮症小心找上門!|健康

▲圖片來源/pinterest

 

#建議改善方法2:用手錶,而不是看手機時間

當別人問你「現在幾點了?」你的第一直覺是拿出手機還是查看手錶?抓到了吧!現代人依賴手機成癮,根本也懶得戴手錶出門,雖然只是看個時間短短幾秒而已,但很多人看到手機螢幕就忍不住開滑,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就連看時間的習慣都要徹底改變,回歸還沒有手機的時代,調好鬧鐘再入睡,避免睡前給自己藉口「滑一下手機」,平時就老老實實的確認手錶報時吧!(延伸閱讀:李聖經手腕上的《手錶》不時透露出品味與質感,妳的質感有幾分?|手錶推薦

分秒都想滑手機確認訊息 滑IG FB動態一定看完,手機成癮症小心找上門!|健康

▲圖片來源/pinterest

 

#建議改善方法3:吃飯時、專注時將手機放到遠處

其實現在有許多APP都是針對「手機成癮症」所設計的,比方說Forest專注森林只要設定好時間種下種子,接下來的30分鐘他會茁壯成一棵大樹,若是中途打開手機,樹苗就不會順利長大了,正是這樣的概念,在需要專注讀書、工作,或是吃飯時,將手機放置遙遠的地方,專心在當下的事物上,能有效提升做事效率,並暫時戒掉低頭習慣。(延伸閱讀:跟楊穎5大生活原則做,讓身體年齡超逆齡~25歲走下坡根本不存在!|女星保養祕訣

分秒都想滑手機確認訊息 滑IG FB動態一定看完,手機成癮症小心找上門!|健康

▲圖片來源/pinterest

 

你們一天平均花多少時間在滑手機上呢?

 

延伸閱讀:4招改善滑鼠手!手腕操KO上班族職業病~|健康提點
生理痛每月如期報到看這裡!吃巧克力小心痛感加倍,舒緩運動才夠力|拉伸運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髖關節是由髖骨的髖臼和股骨頭所組成,屬於典型的球窩關節,臨床上,髖關節內的疾病較不容易確診,主要因髖關節周圍由多層肌肉、肌腱與神經、 血管所包覆所導致,且傳統的開刀方式因傷口大,所需破壞的周圍軟組織如肌肉、血管較多,術後傷口因此較疼痛,恢復時間較久。高雄榮總運動醫學科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珍妮/台北報導】近期美女主播蕭彤雯在臉書分享無美肌素顏美照,並提到出門逛街買菜頻頻被喊美眉,讓13歲女兒猛翻白眼。她自豪皮膚真的比女兒好,但零細紋光滑膨潤好膚質可是努力的成果。除了在家勤加保養,也會定期到醫美診所進行微整來維持凍齡美顏。   長庚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黃耀立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伸張手指時會有困難,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右手拇指「扳機指」,因懷疑其症狀為工作引起,至職業醫學科門診就醫,經工作現場評估何小姐工作中多數時間需要右手拇指及四隻手指一起握持,施力固定電動馬達,其痠痛僵硬問題為工作後才發生,考量其工作性質和排除其過去無手部外傷情形,故認定其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穿著外骨骼動力裝邁開的第一步,猶如登月第一人!」30歲的Thibault,4年前意外從夜店的12公尺高的陽台墜落,肩膀以下癱瘓,生活一夕崩解。所幸,他參加最新研發的外骨骼動力裝,可由腦袋直接控制四肢,在不斷練習後終於能行走一小段距離。開發該機器的Alim-Lou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