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回家衣服全換?長髮一口氣剪短? 醫師教你這樣降低孩子染疫風險

▲家長與孩子一同操作 可提升洗手意願及動作確實度。(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帶著孩子一起洗手,可以提升孩子洗手意願及動作確實度,防疫更確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宋季純更提醒家長,洗手的時機有兩大時間點,一是摸完髒汙處後,包括玩完玩具、翻閱書籍、摸扶手門把、使用電腦手機、上廁所、打掃環境等,一是要碰相對乾淨處,如食物、身體、寢具之前,藉以區隔不同的表面。

醫師提醒,洗手最好由家長以身作則,全家一起操作,以提昇洗手意願和動作確實度,出門在外能溼洗手就溼洗手,設備有限才用乾洗手代替,但搓揉時間一樣要足20秒。

宋季純表示,其實防止疾病傳播的原則很簡單,就是「依照風險做區隔」,他形容像是水果依照大小分級裝箱一樣,盡量區隔乾淨與染汙的物品、有症狀與沒症狀的人,只是具體措施需要依據場所與對象做一些細部調整。

室外到室內、從頭到腳,防疫措施都有一套SOP可以遵循,宋季純建議,從戶外返家或放學後,要先將全套衣物換下並洗手,再接觸家中環境。對於愛用手口探索環境的幼兒,則要把環境清潔視為手部衛生的延伸,減少家中不必要的物品堆置;常接觸的地面、桌面、牆面用稀釋漂白水擦拭。

家長也要篩選玩具種類,以可肥皂水洗、可烘乾日曬、或可耐酒精或漂白水消毒的材質為主;另外對頭髮較長的孩子可考慮適度修剪或束起,降低頭髮接觸物品或不自覺碰臉的機會。

宋季純說,由於飛沫會透過噴嚏、咳嗽、講話等動作產生,飛行範圍約1公尺內,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環境可能會停留更久,因此居家和學校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到室內擁擠的場合,例如到親子館、地下室、出席喜宴、逛擁擠的大賣場等,無法避免時也要全程正確配戴口罩。並提醒孩子與同學、玩伴保持安全距離,特別是對方有症狀時。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居家隔離不出門在家「開趴」照罰! 最新罰則30萬元躲不掉

柯酸口罩不夠「假日不呼吸了」 陳時中:問題不在總量、在於分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臺灣大學心理系賴文崧教授。(圖/賴文崧提供)  醫學發達,但包括思覺失調症在內的許多精神疾病致病原因卻仍無解,甚至存有未被滿足的醫療缺憾,不僅讓患者與家人為病所苦,亦恐在造成重大犯罪事件後被社會污名化!其實,根據研究,世界上每一百人就有一人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只是每個人發病的情況不...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擴大紓困1萬元,意外引爆民怨,甚至燒出行政院與衛福部之間誰該扛鍋的爭議,陳時中似乎真的「心裡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8)日再度針對紓困爭議發言,要求外界別再用紓困之亂來形容,應是一個紓困之苦,要領的很苦,承辦的也很苦,我們也很...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第5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疾管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該名北部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自家經營的工廠為主,而工廠有老鼠出沒,但未被咬傷。而今年一口氣冒出5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創下...

閱讀詳情 »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每天拉拉後腳跟,強化跟腱肌力改善足底筋膜炎 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分享,現代人幾乎很少有赤腳的機會,鞋子後跟通常比較高一點,特別是女性,就算是平底鞋的後跟也有高度,甚至連睡覺的時候,腳也多是腳背往下,呈蹠屈的狀態,換句話說,現代人的跟腱幾乎長期處於攣縮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