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由於醫藥發達,加上重視養生的習慣,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但許多老年人因病臥床、行動受限,而活得不開心。衛福部最新「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統計發現,「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1年,創下歷史紀錄。


內政部定期公布「國人平均餘命」,2018年國人平均餘命為80.69歲,但許多老年人在死亡前幾年就失能、臥床,這些就屬於不健康生存年數,而2018年的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老年人自己活得辛苦,也成為晚輩們的負擔。


調查就發現,近年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每年緩步成長,2012年至2018年之間,不健康生存年數多了0.46年。預計未來仍會持續增加,國人應該重視此問題。


如何延長「健康餘命」?降低不健康生存年數?這是近年來老年醫學的研究重點。所謂「健康餘命」為1個人死亡前扣除不健康、無法自由行動的年歲後的實際壽命。以2018年為例,平均餘命80.69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換算下來,健康餘命72.28歲。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國人健康餘命是根據國人就醫狀況、失能數據等資料進行分析推估。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目前佔15.5%,已達366萬人。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指出,隨著年紀的增長,長者會出現身體機能的下降,呈現「衰弱」狀態,如,虛弱無力、體重下降、肌肉萎縮、頻繁跌倒、行動不便等,這些都會增加不健康生存年數的原因。


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減少,可能跟平均壽命增加有關,有時不能僅要看台灣數字,還需要比較國內外,例如歐洲國家不健康生存年數大致約在9至10年;日本平均壽命很高,不健康生存年數也約在9年;反觀菲律賓不健康生存年數非常短,但平均壽命約在60歲上下。


王英偉強調,維持年長者行為功能,一直都是國健署努力的目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至2030年的新主軸,首先是希望能降低年長者歧視,年輕人可能較難想像年長者會因退化、導致行為功能下降,讓年長者擔心歧視而不外出活動;其次是打造高齡友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責任讓年長者能夠方便行動。


王英偉持續說,WHO也倡導整合式年長者健康評估,在醫療院所能夠有全面向的健康與生理功能評估,最後則是加強長照機構,加強年長者照護能量,希望能保護年長者行為功能、或是給予妥善照顧。


國健署也提醒,衰弱症「6大危險訊號」,包括:體重減輕、疲倦無力、容易跌倒、情緒低落、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等。如果65歲以上的長者自覺出現上述症狀,務必積極尋找醫療專業的協助,在老化過程中保持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目前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其傳染力快速的特性,本土疫情也隨之升溫。政府積極宣傳接種疫苗的同時,有部份民眾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遲遲未能完成疫苗接種。就有1名28歲男性2021年9月注射新冠疫苗後,突然出現全身無力、疼痛、麻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自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Omicron以南非為源頭急速蔓延,至今世界各國皆出現確診人數激增的情形。去(2021)年底WHO曾表示,Omicron突變位點較過往記載之變種病毒株都來得多,可能大幅影響其病毒表現。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距離首例Omicron案例出現於英國才三週,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都經歷過封城的防疫政策。為防止流行病蔓延,民眾非必要不得外出,進而也從中發現,當家人相處時間拉長,家庭暴力、親密關係暴力發生的頻率與比例皆有攀升的趨勢。近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又逐漸升溫,會不會再度重返三級警戒或居家辦公誰都說不準,假使又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2020年以《同學麥娜絲》拿到金馬最佳男配角,現年41歲的藝人納豆驚傳腦出血住院治療!媒體報導,納豆傳出在24日晚間住院治療,原因疑似為腦出血。經紀人在FB發表聲明,未詳細說明病因。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FB為外甥加油打氣。腦血管相關疾病占國人死因前5名,好發年齡也不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