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人剖腹生產需求日益增加 健保剖腹產麻醉規範停看聽

國人剖腹生產需求日益增加 健保剖腹產麻醉規範停看聽

【NOW健康 林志遠/新北報導】近幾年來,我國年度死亡人數已超過新生兒總數,人口持續負成長,陷入「生不如死」國安問題,外界預估,2021年新生兒人數僅剩15萬多人,甚至可能低於15萬人,不少婦產科醫療院所陷入經營危機。隨著國人剖腹產需求日益增加,健保對於剖腹麻醉相關法規及給付認定,也讓部分基層婦產科醫師反應有待釐清。


「編號96017C」vs.「編號96006C」 兩者規定事項有差異


以板橋國泰醫院為例,院長駱長樺表示,自己擔任院長一職,長期重視醫療品質,要求各部門各司其職,做好分內之事,這次同仁涉及製作不實資料,做為醫院領導幹部,難辭其咎,必須負起責任,但進一步釐清案由,員工不是故意犯之,乃無心之過,有些事情必須進一步討論釐清。


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審查注意事項」麻醉科審查注意事項規定中,編號96017C、96018C、96019C(半開放式或半閉鎖式面罩吸入全身麻醉法),因風險較高,限麻醉專科醫師施行。


但碼號96017C之前(96000C至96013C)的麻醉則未明文限麻醉專科醫師施行,而剖腹產麻醉編號為96006C(硬脊膜外麻醉),96007C(脊髓麻醉)均屬於半身性麻醉,自然表示不需要麻醉專科醫師親自執行,許多婦產科診所都依此標準申請給付。


不過,檢調照會健保局後指出民國88年另有一行政命令提到半身麻醉也需麻醉專科醫師在場,認定板橋國泰醫院因違反規定而觸犯法規。


國內麻醉專科醫師缺乏 如何改變現況需要各界共同協商


駱長樺院長指出,部分基層婦產科醫師亦紛紛聲援,務必將此事釐清,其次再討論半身麻醉,是否必須要術前麻醉評估和術後麻醉照護的問題。如果半身麻醉都不需要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麻醉,則術前麻醉評估和術後麻醉照護應取消必須由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的規定或由婦產科專科醫師來執行即可。


婦產科醫師照護產婦9到10個月的時間,應該很了解產婦的狀況。駱長樺院長認為,在現行麻醉專科醫師缺乏的情況下,民眾要求品質、健保局給付不足,需要各界共同協商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駱長樺院長坦言,在此事件之後,板橋國泰醫院已經停掉婦產科業務,可以大大方方討論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免得其他同業重蹈覆轍;為此,許多同業私下稱他是烈士,但「當烈士沒關係,重要的是搞清楚麻醉醫師在剖腹產麻醉中所扮演的角色。」


曾赴美專研不孕症治療的駱長樺院長強調,將會行文至婦產科醫學會,希望醫學會能夠一起討論以上問題,並為基層婦產科醫師發聲。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偏鄉毛小孩無診所延宕就醫 動物行動醫療車進駐看診
▸你的骨質密度合格嗎? 這些檢測法能防範骨鬆症的發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陳先生每天晚上都必須乾掉一瓶高粱,他覺得不喝睡不著,今年漸漸發現吃飯時總覺得食物卡在上腹部的感覺,擔心是胃疾而就醫,經過內視鏡檢查發現到食道中段有一顆4公分左右的腫瘤,切片確認為食道癌第三期。十大癌症死亡 食道癌有列位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黃小姐多年來時常咳嗽並伴有黏液性濃痰,曾至診所求診,但是症狀不見改善,這次反覆咳血,由家人陪同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胸腔科門診求診,經醫師詳細問診及安排檢查後,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bronchiectasis)。支氣管擴張惡化 影響呼吸道恐發炎新竹臺大分院胸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每天總習慣喝上幾杯咖啡或茶,喜歡喝茶和咖啡的人有福了!根據《PLOS Medicine》研究指出,這個習慣可能有助於預防中風和失智症。 愛喝茶和咖啡的人 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 近14年來,科學家們將36萬名50至74歲健康英國人咖啡和茶的攝取量,與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為因應國外工作者返鄉過年,帶來的大量檢疫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新增的春節專案「7+7+7」在今日正式上路,將有第1批符合資格的旅客前往集中檢疫所。而中國部分省分的疫情開始惡化,國際間出現「Omicron」新變異株,使不少專家疾呼應取消專案,改回原先的隔離14天。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