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人剖腹生產需求日益增加 健保剖腹產麻醉規範停看聽

國人剖腹生產需求日益增加 健保剖腹產麻醉規範停看聽

【NOW健康 林志遠/新北報導】近幾年來,我國年度死亡人數已超過新生兒總數,人口持續負成長,陷入「生不如死」國安問題,外界預估,2021年新生兒人數僅剩15萬多人,甚至可能低於15萬人,不少婦產科醫療院所陷入經營危機。隨著國人剖腹產需求日益增加,健保對於剖腹麻醉相關法規及給付認定,也讓部分基層婦產科醫師反應有待釐清。


「編號96017C」vs.「編號96006C」 兩者規定事項有差異


以板橋國泰醫院為例,院長駱長樺表示,自己擔任院長一職,長期重視醫療品質,要求各部門各司其職,做好分內之事,這次同仁涉及製作不實資料,做為醫院領導幹部,難辭其咎,必須負起責任,但進一步釐清案由,員工不是故意犯之,乃無心之過,有些事情必須進一步討論釐清。


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審查注意事項」麻醉科審查注意事項規定中,編號96017C、96018C、96019C(半開放式或半閉鎖式面罩吸入全身麻醉法),因風險較高,限麻醉專科醫師施行。


但碼號96017C之前(96000C至96013C)的麻醉則未明文限麻醉專科醫師施行,而剖腹產麻醉編號為96006C(硬脊膜外麻醉),96007C(脊髓麻醉)均屬於半身性麻醉,自然表示不需要麻醉專科醫師親自執行,許多婦產科診所都依此標準申請給付。


不過,檢調照會健保局後指出民國88年另有一行政命令提到半身麻醉也需麻醉專科醫師在場,認定板橋國泰醫院因違反規定而觸犯法規。


國內麻醉專科醫師缺乏 如何改變現況需要各界共同協商


駱長樺院長指出,部分基層婦產科醫師亦紛紛聲援,務必將此事釐清,其次再討論半身麻醉,是否必須要術前麻醉評估和術後麻醉照護的問題。如果半身麻醉都不需要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麻醉,則術前麻醉評估和術後麻醉照護應取消必須由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的規定或由婦產科專科醫師來執行即可。


婦產科醫師照護產婦9到10個月的時間,應該很了解產婦的狀況。駱長樺院長認為,在現行麻醉專科醫師缺乏的情況下,民眾要求品質、健保局給付不足,需要各界共同協商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駱長樺院長坦言,在此事件之後,板橋國泰醫院已經停掉婦產科業務,可以大大方方討論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免得其他同業重蹈覆轍;為此,許多同業私下稱他是烈士,但「當烈士沒關係,重要的是搞清楚麻醉醫師在剖腹產麻醉中所扮演的角色。」


曾赴美專研不孕症治療的駱長樺院長強調,將會行文至婦產科醫學會,希望醫學會能夠一起討論以上問題,並為基層婦產科醫師發聲。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偏鄉毛小孩無診所延宕就醫 動物行動醫療車進駐看診
▸你的骨質密度合格嗎? 這些檢測法能防範骨鬆症的發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癌症連續31年蟬連台灣人死因第一名,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不過卻會造成患者產生體力下降、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國內醫界研究發現,服用天然小麥胚芽萃取物,不但可以有效抑制肝癌、卵巢癌細胞生長,並能促進正常細胞吸收營養,使腸道絨毛增生,進而改善化療的副作用。小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讓人對於吃越來越不安心,台北慈濟醫院推出「蔬食八分飽,清淨身心靈」系列活動,院長趙有誠公開倡導蔬食好處,他以自身為例,長期食用素食,體重、膽固醇都明顯下降。「啊!呷菜怎麼會營養?吃肉比較營養啦?」不少民眾都有這方面的疑慮,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經常熬夜,以致於禿頭年輕患者越來越多,不少20歲出頭的小男生頭髮變細,容易掉髮,專家指出,這些都是毛囊萎縮症狀,如果沒有即時改善,掌握生髮黃金期,小心禿頭上身!「搶救毛囊趁現在」好幾名穿著緊身黑衣的舞者突然出現在台北市東區街頭,快走、踱步、拉扯推擠,甚至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70歲的陳先生,24年前罹患猛爆性肝炎,才發現自己原來是B肝帶原者,不料之後又罹患C型肝炎。經過醫師使用「積極治療211」方法,治療2年後,C肝隨即康復,之後B肝也痊癒了。醫師表示,肝炎患者應積極治療,並定期追蹤,每當完成1個療程,每年至少追蹤1次,投藥6個月至1年,即可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