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內疫苗恐無劑可施!前台大醫親揭國際各種類接種方式:保護力仍維持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近來國內新冠疫苗短缺,不少已經施打第一劑的民眾不免開始擔憂會不會隔太久沒有施打第二劑其保護力會受到影響.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近日就在臉書粉絲專頁上做出了說明。

由於近日疫苗可能面臨「無劑可施」的情況,林氏璧醫師在臉書粉絲專頁『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上分享幾個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做了說明。第一種,第一劑打AZ,卻苦等不到第二劑AZ該怎麼辦?林醫師指出,這種人選擇比較多,因為第二劑可接種AZ或是mRNA疫苗,如莫德納或BNT,目前台灣僅開放第一線醫護人員混打AZ+莫德納,一般人還得再等等,得視9月進貨狀況而定,但第一劑接種AZ者彈性的確比較大。

第二種,第一劑打莫德納的人,第二劑只能打莫德納?林醫師表示,美國早期規定2種mRNA疫苗不得已時可混打,莫德納可接打莫德納或BNT,後續加拿大也是如此。但在台灣,第一劑已接種莫德納者,可能只能等待9月接打BNT「這樣混打爭議比較小」,第二劑是否能接打AZ目前證據不多,國際上目前AZ+BNT的順序證據較多。

疫苗兩季最長建議隔多久方面,林氏璧表示,有資料顯示AZ疫苗兩劑隔越久打,效果似乎越好。甚至有相隔44~46週的資料。莫德納的部分,他則指加拿大在3月疫苗極缺疫情又延燒情況下,就宣布豪賭將第二劑延長至16週才注射,「比英國的8週還再長了一倍」,也是目前全球兩劑間隔最久的國家,所幸結果是好的,初步證據顯示保護力並無下滑,該國疫情在廣泛注射疫苗後逐漸下降,目前控制得不錯。

至於那些還打不到疫苗的人該怎麼辦?林醫師強調,「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所有人都該做的,即使打完疫苗仍要力行。美國人打完疫苗後鬆懈防疫新生活,就導致確診數暴增,台灣達到一定程度疫苗涵蓋率前,個人防護措施也不能放。未接種疫苗者請稍安勿躁,「有機會輪到,是你可以接受的疫苗就趕快去打,不要太急!」

那如果第二劑已超過原本接種時間,會影響抗體或保護力嗎?林醫師表示,以目前證據顯示,英國拉長AZ疫苗兩劑注射時間,保護力似乎越好、抗體比較高。至於mRNA疫苗資料較少,但以加拿大經驗看來「至少沒有比較差」。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再跨一步! 台北榮總加入收集血液、尿液各檢體

台灣前100例死亡個案分析曝高致死率主因 糖尿病患染疫重症高3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中國醫藥大新竹附設醫院打造「藥來速」領藥免下車窗口,藥來速不只可領藥,因應疫情還結合防疫。中國醫藥大新竹附設醫院總藥師黃柏豪表示,該院打造「藥來速」有兩大功能,一是領藥免下車省時方便且避免感染,批價領藥一次搞定,二是探病家屬抗原快篩的辦理窗口,現場掛號領取採檢用品完成後,僅...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33歲劉小姐(化名)主訴左小腿腫脹壓痛5天,到醫院急診就醫,經醫師詢問其病史,其本身有多囊卵巢,已服用荷爾蒙治療3個月,又因工作因素需久坐電腦桌,經醫師理學檢察時發現左小腿微溫腫脹疼痛,凹陷性水腫並有輕微壓痛,足背動脈左側脈搏較右側微弱,病人無發燒或外傷史,安排左小腿血管超...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一位三歲五個月的妹妹來到診間,由媽媽帶來塗氟檢查,妹妹起初黏在媽媽身旁,抗拒坐上椅子,醫師講什麼都說「我不要!」經過醫師的各項行為管理的方式引導,成功讓妹妹自己坐上診療椅並聽從醫師指令,全程在媽媽的牽手陪伴下順利完成檢查。新竹馬偕兒童牙科陳冠倫醫師表示,孩子對牙科診療間的物...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韓羽婕/台北報導 首批93萬劑BNT疫苗今(2)日上午7點抵台,最快2周可以開打,將優先針對12到17歲的學生進行校園接種,但男同學得要特別注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男性施打BNT疫苗可能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的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