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家級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研發成功! 臺北榮總結合交大陽明等跨國合作

國家級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研發成功! 臺北榮總結合交大陽明等跨國合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榮總過去曾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組成聯合研究團隊,成功研發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DeepMets®,在診斷腦轉移瘤的敏感度與準確度上,高達96%與86%,如今研究團隊再聯手合作參與衛福部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資料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試辦專案,成功研發精進版DeepMets®-Plus,建立國家級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

健保署影像資料庫 成功建立人工智慧診斷模型

此次研究成果,臺北榮總也與交通大學、陽明大學,與瑞典哥德堡Chalmers科技大學跨國合作,透過共享模型方式,以「量大質優」且「兼顧個人隱私」的研究方法,建立跨國腦瘤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診斷模型。臺北榮總放射線部郭萬祐主任指出,藉由運用健保署雲端集中式影像資料庫,克服來自不同醫療院所、不同廠牌影像資料的異質性,預期未來將可幫助提升我國發展醫療輔助人工智慧模型的效能及學術高度。

非集中式影像資料集 不用擔心個人影像資料外洩 

郭萬祐主任解釋,非集中式影像資料集的研究方法,是將各參與的研究據點,各自訓練出來的人工智慧模型上傳集中到聯邦學習中心,再以數學及統計的方式將模型整合、精進後再下放回各原始研究據點,導入原臨床場域試用,過程不僅不用擔心觸及個人影像資料,也可以共享模型方式達到量大且質優的研究方法。

臺北榮總模型開發實作 驗證臨床上可行性

目前臺北榮總已將三年來執行科技部「醫療影像之巨量資料建立與應用研究」專案當中的三千多例腦瘤磁振造影資料,在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模擬多家醫療院所及聯邦學習中心的虛擬環境中進行模型開發實作,並驗證臨床上以聯邦學習開發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實作的可行性。郭萬祐主任強調,未來也將開啟國內與國際人工智慧合作研究,可望開發更多發展空間。

【延伸閱讀】

肺腺癌標靶藥納健保 晚期基因突變肺癌延命希望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針灸助攻腦中風患者 失智、肢體障礙不見了

乾癬多年「關節痛到無法翻身起床」! 口服標靶藥物納保捎福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開始健走前的常見疑問 走完萬步需要多久? 按照成年男性的步伐來算,一步長度約為身高乘以○.三七,大概是六十到八十公分,因此一萬步約有六到八公里。 而走完的時間照走路的速度,可以分成三種: 慢步走:每分鐘小於九十步,每小時約三公里。例如平時的散步。 中速走:每分鐘大概九十到一百二十步,時速約四公里。例...

閱讀詳情 »

在特定的某一天走完一萬步是很容易的。但是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堅持一萬步就很不簡單。萬步網中有一個「連續萬步天數」的排行榜。一旦有一天沒完成一萬步,「連續萬步天數」就會被清零,重新開始。筆者連續每天萬步已經超過九百天了,目前排在三十多名。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能夠重複做、堅持做,這是最難...

閱讀詳情 »

小S月子餐在保證身體健康復原的前提下,重在快速瘦身。所以她在產後第一和第二週都不吃水果,以免水分攝取過多,不利減肥。每一天的餐單遵循少食多餐、粗細搭配的原則,也是為了有效瘦身。以一天的食單為例:早餐是薑絲魚湯、麻油麵線、綠色蔬菜;午餐是麻油豬肝、五穀雜糧飯、什錦蔬菜;下午加餐為甜粥玉米;晚餐為藥膳...

閱讀詳情 »

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請將健康觀念傳遞給更多朋友。尋找疾病的真正病因1928年,抗生素誕生了,我們向世人宣稱能夠控制所有感染性的疾病。但我們沒有想到,抗生素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疾病。過去,醫學人員認爲是病毒、細菌制造了疾病。但是現代研究發現,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並沒有死于這種病,原因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