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 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抗癌新藥研發重大突破,國衛院公布「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系統DBPR115」,如同在標靶藥物裝上導航系統,可以精準命中腫瘤組織,提升藥效,臨床顯示,只須原先兩成劑量,但療效卻增加好幾倍,且大幅降低副作用。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為手術、放療、化療、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抗體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小分子抗癌藥物已成研究趨勢,原因為具有較高的毒殺能力、較佳的腫瘤組織穿透能力,提高藥效,且副作用較低。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國衛院研究團隊研發出「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系統DBPR115」,運用具國際專利的技術,有效地攜帶連結藥物,並命中腫瘤細胞,提升療效並降低副作用。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倫說,與現有治癌藥物CPT-11相較,如果採用這套藥物傳輸系統,則只須20%用藥量,但對於大腸直腸及胰臟癌細胞生長之抑制效果,卻能高出好幾倍。


鄒倫解釋,該項技術係以小分子胺化合物取代抗體的角色,並與市售的抗腫瘤藥物結合在一起,達到精準傳遞,並集中抗癌藥物至腫瘤組織的功能,優點為增加腫瘤中抗癌藥物的濃度,提升抗腫瘤藥效且降低副作用。


鄒倫強調,小分子胺藥物傳輸系統還可以增強所攜帶的藥物的辨識之信號,讓傳輸系統更容易找尋信號,精準命中癌細胞,使治療效果更好。


此外,與大分子的傳輸系統相較,用於攜帶藥物的小分子胺化合物更容易優化製程,生產成本較低廉,且造成免疫反應的機率小,相對於生物製劑的優勢更多,限制條件更少。


張俊彥指出,DBPR115已經成功技轉,並完成臨床前試驗,2020年12月15日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試驗中新藥申請,並於2021年1月15日獲准同意執行第1期臨床試驗,也將在國申請第1期臨床試驗,為藥物設計研發開闢新的途徑。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知道呼吸動作其實就是氣功的一種表現嗎?尤其若能善用呼吸法,將有助於健身強體;台南市慶恩中醫診所院長陳宥任指出,氣是一種能量流動的表現、感覺,像是空氣的流動、四季變化都是氣的表現之一。院長陳宥任進一步說明,人體體內就包含3種氣,包括宗氣、營氣以及腎氣,腎氣就是指人體中氣,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禿頭是每個男人的惡夢!依據坊間診所統計,前3大掉髮職業高危險群分別為工程師、業務人員以及媒體工作者;醫師表示,現代人掉髮問題複雜,這些職業的禿頭患者多是因為壓力、環境與遺傳因素加乘,無論是C形、O形或是M型禿,都應把握治療黃金期,及早就醫。一般正常人頭皮頭髮密度的分佈狀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2013年國人戒菸認知與行為調查」發現,近7成菸癮者曾嘗試戒菸兩次以上,其中更有1成以上戒菸經驗超過5次,但為何戒菸屢屢失敗?調查顯示,無法抵抗菸友誘惑者高達71%;其次無法控制菸癮佔44.5%及戒菸時間長佔21%,是菸癮者認為戒菸會失敗的3大主因。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