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衛院研發新微流體生物晶片 縮短抗體藥物研發進程

▲國衛院研發出新的微流體生物晶片技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微流體(microfluidic)技術常見於新藥開發、生醫研究及臨床檢驗等領域,具有成本低廉且檢測速度快等優勢。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7)日發表其研發出的「微流體雙微井單細胞培養晶片技術」,相較以往抓取單顆細胞效率可提升達4倍之多,有助縮短後續抗體藥物的研發進程。

國衛院今日也宣布,已正式完成技轉授權簽約,往後將由元錦生技接棒推動微流體晶片相關應用,加速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

技術發明人、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許佳賢表示,「微流體雙微井單細胞培養晶片技術」是一種利用具有兩個微孔結構的特殊微流道設計,可將單顆細胞高效率地個別抓取後置入一個大培養空間中,藉以提供足夠空間讓細胞貼附及生長。

相較於以往抓取單顆細胞的成功機率僅有10到20%,許佳賢說,新技術能夠將成功率大幅提升至接近80%,效率提升4倍之多,對於製備單株抗體的時間將大幅減少,有助縮短後續抗體藥物的研發進程。

國衛院強調,該項新技術不僅具有操作省時、減低培養耗材用量等優點,研究人員也可依照不同的實驗需求,選擇各種尺寸的孔洞,來篩選不同種類的單顆細胞,達到高效率的單細胞篩選與培養,且「轉移標的粒子之裝置及其方法」也是許佳賢獨創的特殊結構設計,在細胞培養完畢,準備進行後續的下游實驗時,能夠有效移轉微流體晶片內的培養細胞至其他裝置,避免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風險與損耗,而這兩項授權技術均已獲得台灣及美國專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母親節將至,還在思考要送媽咪什麼樣的禮物嗎?其實「身體健康」就是最好的禮物,不僅媽媽自己能感到生活輕鬆愉快,做家人的也可避免照顧病人的身心負擔。陪媽媽一起走出戶外活動,享受陽光,呼吸新鮮好空氣,度過美好每一天。 運動可以很隨意,不必氣喘吁吁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指出,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

閱讀詳情 »

1945年8月6日與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枚原子彈,這兩枚原子彈除了給日本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外,核輻射也在日本人身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成為很多日本人一身揮之不去的噩夢迴憶...... 這是遭受原子彈傷害照片中非常著名的一張,一位給出生4 個月的嬰兒喂奶的年輕母親,臉上和手上有明顯的...

閱讀詳情 »

年僅4歲的女孩蘭蘭(化名)最近手上長起了倒刺,10多天前,因為拔倒刺不小心弄傷了手指,蘭蘭一直叫疼,爺爺奶奶便簡單地包紮了下。沒想到,因為包紮得太緊,蘭蘭的這根手指因為缺血壞死,竟面臨截指! 昨天上午,爺爺奶奶陪著蘭蘭從浙江趕到蘇州大學附屬瑞華醫院就診,當蘭蘭伸出左手時,在場醫務人員都吃了一驚。蘭...

閱讀詳情 »

活著不易,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想長壽吧,那是從古至今每個帝王將相的夢想,歷史書上說,他們仙丹、神丸沒少試,可往往都比一般人還死的早。一個個鐵的事實讓人醒悟,還是保重自己是上策,工作別累著,壓力別大了,器官常保養……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