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失智症日推動德曼莎計劃 從失智症患者需求出發

國際失智症日推動德曼莎計劃 從失智症患者需求出發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一系列的「德曼莎計劃」活動。「德曼莎」是取自失智症英文「Dementia」之音譯,並非人名,而是代表著失智者群體。


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於1994年起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2010年起國際失智症日活動擴大為「國際失智症月」,每年9月同步辦理全球性行動活動,連結全世界逾百個國家的失智症協會、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共同響應的宣傳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失智症,呼籲社會大眾對於失智症的預防、治療、照護及撕除對失智症的標籤化。


2005年起台灣成為國際失智症協會正式會員,並於同年起開始串連各縣市失智症團體舉辦國際失智症日宣導活動,至今近23萬人次參與,2019年全台各縣市共襄盛舉,2020年企劃予年輕族群有效推廣,希望達到各縣市遍地開花的效果,讓民眾能全面得更加理解及認識失智症。


「德曼莎計畫」核心精神為看見失智者的需要與價值而非他們的疾病,正向看待他們並適時給予協助。德曼莎計畫分為4大主軸:


1.看見德曼莎:報導台灣失智友善社區。
2.尋找德曼莎和認識德曼莎:各縣市推廣網路短片徵件活動及體驗解謎活動。
3.遇見德曼莎:國際失智症月全台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和胖卡行動咖啡車。
4.幫助德曼莎:推廣失智友善職場宣導,活動中將使失智者展現能力,幫助民眾理解失智者,並給予失智者適當協助。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國民健康署為了提升年輕朋友們重視並了解失智症,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及Youtuber台客劇場合作,推廣失智症議題之網路短片徵件活動,強調失智症是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千萬別認為老了就會失智,而忽略就醫的重要性,透過早期即時診斷及治療才能延緩退化,讓長輩活得更健康。


依衛生福利統計部統計處通報之全民健保申報資料,2018年因失智症就醫者約27.1萬人,較2017年25.2萬人增加1.9萬人。另外,失智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統計發現約有1‰年輕型失智症,由於病程長,年輕型失智症家庭更需要社會的支持與幫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醫美顏針調理五臟六腑 從裡到外喚醒美肌
▸提升胰臟癌存活率 再生緣與彰基啟動臨床NK細胞療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節節上升,目前各大醫學中心在做完心血管手術之後,都會安排進行復健運動;復健科醫師指出,只要定期做復健運動,大約一至三佪月,就可以看到效果,而且可使再發率下降。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書群表示,心血管手術後的病人,一定要進行心臟復健運動,還在住院中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又到了鳳凰花開的畢業季,為了感謝老師,謝師宴一攤接一攤辦,卻沒注意豐盛的餐宴,可能讓老師們短時間爆肥!國民健康局提醒,常見的謝師宴地點-歐式自助餐吃到飽,一餐吃下來熱量達2500-3000大卡,若老師每天參加一場謝師宴,短短5天就可能變胖1.2-1.6公斤,學生的感恩之心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人生才走了13個年頭,卻歷經5次大刀折磨。1歲時確診為罕見疾病神經纖維瘤的洋洋,剛出生左眼就異常腫大,從小有著「不一樣的臉」,他一度怯於面對人群,直到接觸罕見疾病基金會繪畫班,透過畫畫,洋洋對人群逐漸打開心防,主持校園晚會、上台演講、參加萬人擊鼓活動樣樣來,成為人見人愛的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有近視王國的稱號,使用隱形眼鏡的族群很多,日前傳出在網路可以販售隱形眼鏡的訊息;不過,食品藥物管理局重申,藥商可以在網路販售醫療器材,但以第一級醫療器材才行,隱形眼鏡不是第一級醫療器材,因此不得於網路販售。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依現行規定,藥師本來即可販售一定等級醫療器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