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傳「怕被隔離拒掃實聯制」 陳時中再三重申匡列原則

網傳「怕被隔離拒掃實聯制」 陳時中再三重申匡列原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早在1月底,網路上「被隔離需要自費高達4萬元,失去收入來源更可能解隔以後也失業了。」等相關傳言盛囂塵上,甚至不少年輕人改手寫,意圖規避匡列。對此指揮中心再次說明,會評估感染風險以匡列密切接觸者,以1人1室居家隔離為原則。如為移工,不可能維持適當隔離,指揮中心同意後也可到集中檢疫所隔離,這些都是公費。


網友拒實聯制 擔心被匡列後失業或被感染


由於網路上有多人廣傳要「自費」隔離,隔離結束後失去工作將造成鉅額損失,以及擔心防疫旅館內群聚,而對實聯制產生排斥心態。陳時中強調,「會被隔離代表有高感染風險,如果有接觸就會被隔離,我相信不會這樣,會再做疫調。如果足跡重疊就立刻隔離,那同日會有10幾萬被隔離,現狀也不是這樣。衛生局會評估必要性,原則上以居家隔離為原則,不適合居家隔離者才會進集中檢疫所,這些都是公費。其他的防疫旅館確實有不同價差,重點是『隔離的必要性』,有高風險才走隔離程序。」足跡重疊需要有高度相關,地方政府想擴大匡列,就需要有清楚原則。同時,指揮中心的隔離與補救措施都有詳細說明。


網傳「怕被隔離拒掃實聯制」 陳時中再三重申匡列原則

▲指揮中心表示,衛生局不應要求民眾自付防疫旅館費用。(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及確保國人健康,該中心重申居家隔離接觸者匡列原則;如有COVID-19確診個案,地方政府衛生局將針對確診個案於可傳染期間參與的各項活動進行詳細疫調,並依接觸時間及有無適當防護條件等,評估所有可能接觸人員的感染風險後,匡列接觸者名單,通知該等人員執行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或自我健康監測等各項防疫措施。呼籲國人出入公共場域落實實聯制,才能保護自己與他人。


指揮中心再次說明匡列準則 實聯制能防止疫情擴散


指揮中心表示,自個案發病前4日起至隔離前,具備「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累計大於15分鐘面對面的接觸者,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之醫療人員及同住者」或「在無適當防護下,執行引發飛沫微粒的醫療處置」(Aerosol Generating Procedures)條件,為須居家隔離的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實聯制是為儘速聯繫可能的接觸者及防堵疫情擴散,以利地方政府執行疫情調查、進行風險評估及進行後續接觸者匡列與隔離等處置措施;因此籲請民眾出入公共場域落實實聯制,加速衛生單位進行接觸者匡列及隔離,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並控制疫情,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他人。


指揮中心重申,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措施以1人1室為原則,但經指揮中心專案核定、地方政府報經指揮中心同意或經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評估家中環境不適合者,例如:居家隔離者無法有獨立的房間及廁所、住家環境有受病毒汙染之虞且難以即時確實清消,可能有環境汙染造成疾病傳播之風險等,可公費送集中檢疫所隔離,不應要求民眾自付防疫旅宿費用。


檢疫者遵守規定完成檢疫 可申請每日1千元補償金


指揮中心強調,為鼓勵民眾配合整體防疫措施,遵守防疫各項規定,衛生福利部已於2020年3月10日發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辦法」,針對居家隔離民眾,在隔離期間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且無支領薪資或依其他法令規定性質相同的補助者,可申請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如有防疫補償相關疑問,可至衛生福利部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1957福利諮詢專線洽詢。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鬧蛋荒! 營養師:蛋白質來源也不是「非蛋不可」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肩頸痠痛可以分為「頸痛」與「上背痛」,通常是指由後腦根部、頸部至肩胛骨部位之間的上背部疼痛,但是有時候也會延伸到上肢、後腦、前額或是頭部其他部位。許多人都會有肩頸痠痛的困擾,若是沒有前往就醫積極治療,可能會演變成慢性疼痛,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肩頸痠痛 久而久之將造成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肝基會與7-ELEVEN合作,把5千家門市變成肝病篩檢站,迄今走過全台138鄉鎮,篩檢逾15.3萬人,發現2萬多人有B、C肝。今年將再到蘭嶼鄉、甲仙鄉、中寮鄉等26個鄉鎮進行肝病篩檢,完成164鄉鎮肝病篩檢的最後一哩路。 羅志祥代言 吸引年輕人 自2014年開始,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原本在出生後至滿月間會施打的卡介苗疫苗,自今年起已改為嬰兒滿5~8個月施打,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分析院內健兒門診資料後發現,接種率不到預期的一半,比以往出生後接種率明顯偏低,提醒家長留意時間,以加強孩子的保護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以往高血壓的好發族群是以65歲以上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年輕族群因為外食機率高,吃重鹹、不運動造成肥胖,使得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中顯示,台灣18歲以上民眾竟高達386萬人一年內未量血壓,而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3.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