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險斷棒球夢! 關節鏡手術助小將浴火重生

險斷棒球夢! 關節鏡手術助小將浴火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肘關節磨損險斷棒球夢 關節鏡手術助小將重返球場

一名正於中華青少棒國家隊效力的「二刀流」國手小宇(化名),向來投打俱佳的他,一日卻在練習投擲變化球的隔天,手臂痛得無法伸直、舉起。熱愛棒球的小宇,眼看棒球生涯可能因此中斷,便立即就醫檢查,確診症狀為關節軟骨組織過度磨損形成的「游離體」導致,經評估後遂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術後復原情形良好,三個月後便重返球場,更於國際賽事中,擊出單場雙響炮贏得勝利,表現十分優異。

關節軟骨磨損於無形 就診先循保守治療

收治此案例的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楊卿潔表示,一般關節損傷可分為急性傷害與慢性傷害。急性關節傷害常見於激烈運動後,因受到撞擊或巨大力量拉扯,導致十字韌帶斷裂或半月軟骨損傷而失能;慢性關節傷害則常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累積,如每天需用搬運重物、雙手高舉過頭的勞動工作者,長時間磨損可能造成肩部旋轉肌袖破裂,引發反覆疼痛或無力等症狀。

楊醫師說明,無論是急性或慢性關節傷害,除了骨折等少數情形需立即動刀外,臨床絕大部分會先進行「保守治療」,如:吃藥、打針、施打PRP或玻尿酸等,並建議患者適度運動,增進肌肉協調、減輕關節負擔,再搭配按摩、熱敷或冰敷等物理治療。若經數禮拜仍無好轉跡象,則會於核磁共振檢查後,考量手術治療的必要性。

關節鏡手術新趨勢 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

楊卿潔醫師指出,在小宇的案例中,因已無法透過保守療法減輕疼痛等症狀,故於電腦斷層掃描後,進行關節鏡手術,清除肘關節處的游離體軟骨碎屑。相較傳統外科手術,關節鏡手術留下的微創傷口小、出血量少,不僅減輕疼痛,也能大幅縮短患者術後恢復期。因此,目前關節鏡手術亦成為許多職業運動選手治療運動傷害的首選。

關節保養從日常做起 平日運動習慣要注意

隨著現代人對於健康與運動習慣的日益重視,運動傷害的預防與復健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環節之一。楊醫師提醒民眾,生活中保養關節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過度使用,除了在運動前養成暖身運動的習慣外,還可透過拉筋、柔軟操、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加強鍛鍊自身關節伸展度、肌力與心肺功能。此外,也建議各項個別訓練時間控制於一小時內,以降低因過度使用產生後遺症的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兩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7日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會中由指揮中心報告上週全球與國內疫情發展、國內各項醫療量能,疫苗施打規劃以及由各部會報告各項防疫作業執行狀況。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兩週 至6月28日針對目前疫情仍未穩定,蘇貞昌院長在...

閱讀詳情 »

2021.06.07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7日為止,已經有286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旅遊、聚餐等社交活動等都逐步關閉,雖然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最高原則,但是,飢餓感無疑是最大的阻礙者,不少人開始煩惱起這幾個星期宅在家養出的幸福肥;可以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嗎?減重不挨餓 拒絕含糖冷飲為首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認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