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級AI診斷腦瘤 準確度跟真人醫師不相上下 

國際級AI診斷腦瘤 準確度跟真人醫師不相上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18年臺北榮總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組成聯合研究團隊,成功研發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DeepMets®,此模型診斷腦轉移瘤的敏感度與準確度分別高達96%與86%,且曾經在2019年底吸引BBC世界新聞(World News)來台採訪報導。

成功研發精進版 國家級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郭萬祐主任表示,2019年研究團隊再聯手合作參與衛福部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資料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試辦專案,成功研發精進版DeepMets®-Plus,建立國家級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

不過,健保署由各醫療院所上傳影像資料建置而成的國家級影像資料集(集中式)獨步全球,但這獨特的醫療生態,對極注重個人隱私保護的其他國家而言,運用此資料庫進行人工智慧研究幾可說是天方夜譚。

聯邦學習技術 共享資料且兼顧隱私

因此,結合交通大學、陽明大學,與瑞典哥德堡Chalmers科技大學跨國合作,以「共享模型」而不「共享資料集」的非集中式聯邦學習技術,使用「量大質優」且「兼顧個人隱私」的研究方法,建立跨國腦瘤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診斷模型,開啟國際人工智慧合作研究發展空間。

郭萬祐主任解釋,聯邦學習的研究方式,是將各參與的研究據點,各自訓練出來的人工智慧模型上傳集中到聯邦學習中心,聯邦學習中心以數學及統計的方式將模型整合、精進後再下放回各原始研究據點,導入原臨床場域試用。

準確度與醫師相當 驗證人工智慧診斷可行性

郭萬祐主任強調,以腦膜瘤為例,醫師所測量腫瘤大小及位置等,與聯邦學習技術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結果幾乎完全吻合,驗證了臨床上以聯邦學習開發腦瘤人工智慧診斷模型實作的可行性,同時也開啟了未來國內與國際人工智慧合作研究,無窮的可能發展空間。

【延伸閱讀】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關懷基金會發表「癌存者飲食指導計畫」研究成果。根據台大研究團隊與營養師團隊執行結果分析,85名參與計畫癌存者,不但提升身體健康指數,包括血紅素增加、高密度膽固醇上升,以及血中三酸甘油酯下降,癌友的情緒、疲倦、食欲不振等情形,也都有明顯改善。「癌存者飲食指導計畫」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最新統計,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指出,導致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很多,年齡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烈陽中的紫外線也是常見的環境危險因子,尤其是中南部,紫外線強度比北部高,因此中南部老人家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也較高。 光田綜合醫院眼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每年驚蟄(國曆3月6日)過後,蛇類就開始活動;疾管署提醒,清明時節,至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先以棍棒打草驚蛇,並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小心防範遭毒蛇咬傷!台灣目前有23種毒蛇,常見的有出血性的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神經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有一篇文章「一根針救中風」在網路流傳,內容指稱,遇到中風病患時,不應該移動,應利用針刺十指放血,能讓病患起死回生,且保證百分之百正常;對此,衛福部特別提出說明,並呼籲民眾勿輕易自行為之,應立即就醫診治。衛福部經徵詢中醫專業團體、醫療機構意見後表示,民間所稱之十指尖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