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你開給我的是不是學名藥?」這是醫師診間會碰上的民眾疑慮,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對此表示,民眾使用原廠藥習慣後,難免不習慣學名藥,然而各國政府都認證學名藥療效與原廠相同,且其價格相對較低,有助舒緩健保負擔,已成國際趨勢;此外,學名藥具戰略意義,在疫情造成國際原料、運輸緊縮下,台廠學名藥能確保供藥無虞,期望政府多與民眾、醫師溝通。

療效不同嗎? 專家:學名藥與原廠藥一樣

何謂學名藥?吳明彥秘書長說明,藥廠研發、生產的新藥,核准上市後會有逾10年的專利期保護,稱為「原廠藥」;專利期過期後,各藥廠都能生產同成分、同劑型、同療效的藥品,則為「學名藥」。

吳明彥秘書長強調,在學理上,學名藥原料與原廠相同,且符合PIC/S GMP(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的全球藥品製造規範)標準,更經過台灣食藥署認證,其療效與原廠藥是一致的。

不過,臨床上仍有民眾、醫師對於學名藥有疑慮,吳明彥秘書長坦承,臨床上難免會遇到,許多民眾用慣了原廠藥,心理上覺得「怪怪的」,怎麼吃都覺得無效,主要是心理上的障礙。至於醫師方面,他認為政府應提出更多討論,甚至從醫學教育開始給予正確觀念,改變刻板印象。

學名藥救健保 可給付更多新藥

由於學名藥減少開發成本,其價格相對便宜,有助減輕健保負擔。吳明彥秘書長提到,全球健保制度都面臨經費困境,即使調整費率也只能多撐幾年,而人事成本幾乎已精簡至極限,必須從藥物和醫材調整。他說,如果鼓勵用學名藥,可省下健保很多費用,延緩財務拖垮的時間,「省下的錢可以支付更多新藥,照顧更多癌症病人、罕見疾病病友,幫助弱勢族群。」

學名藥政策具戰略意義 不怕無藥可用

吳明彥秘書長進一步指出,學名藥政策具戰略意義,近來疫情影響,許多藥物有原料不夠的疑慮,國家能否自行生產藥物很關鍵。如果藥物都在國內常備生產,不怕航運、空運限制、生產鏈斷鏈,至少國家在1-2年都還有藥物可用。

甚至被認為具有治療新冠肺炎的奎寧,台灣也有辦法自行生產,確保1-2年內使用量,格具指標意義。

不再有學名藥迷思 專家籲政府多宣導

吳明彥秘書長說,目前藥廠只要實驗證實學名藥療效,政府予以給付9成,已是很大鼓勵,然而與民眾、醫師的溝通仍待加強。若民眾有疑慮,可注意藥物是否有官方許可證,有異可向食藥署申訴。他說,學名藥已是國際趨勢,雖然仍有民眾有疑慮,但近來比率降低,代表溝通有效,未來樂觀其成。

臺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則表示,台灣近年成為兩大國際權威製藥組織PIC/S和ICH會員國,學名藥製造品質與全球標準一致,外銷至美、日等七十餘國,外銷逾百億。台灣製藥國家隊秉持「醫療來自專業,專業來自信任,信任來自品質,品質來自MIT」原則,民眾用藥大可放心。

【延伸閱讀】

* 超前部署防斷藥! MIT製藥相挺防疫、穩定供藥

MIT品質掛保證! 台灣製藥走出國際

臺灣製藥產值直逼百億 這70多國都用MIT製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的房地產老闆,經常喝酒應酬而罹患痛風,全身上下多處長痛風石,甚至腳趾變形無法穿鞋。醫師提醒,歲末時節聚餐多,免不了多喝幾杯酒,建議多喝水、多排尿,才能避免痛風發作。藥物+飲食 降低尿酸濃度收治個案的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侯宗昀指出,該病患長期飲酒,體內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60歲的陳先生,日前因發燒、腰痛至醫院急診就醫,經病史詢問後發現,其背部有傷口,並有流膿的狀況,原來是病人剛開完脊椎手術,加上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免疫下降,確診為化膿性脊椎炎合併硬腦膜膿瘍。化膿性脊椎炎難診斷 免疫力下降易發生收治該名患者的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正確使用中醫藥 養生不傷身傳統醫藥對養生保健、慢性疾病等療效逐漸受到重視,加上中西醫治療並行的多元醫療環境逐漸普及,越來越多民眾習慣服用中藥養身;衛福部提醒,服用中藥時,應養成正確使用中醫藥觀念,才能真正達到養生不傷身的功效。聽信偏方自行購藥 小心吃了傷身但到底要如何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歲男童經常揉眼睛,母親以為是過敏性結膜炎,自行點過敏眼藥水,但男童揉眼睛的情形仍未改善,帶至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睫毛倒插,而男童的角膜早已揉到糜爛。睫毛摩擦角膜 角膜發炎糜爛收治個案的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該病患檢查發現,其下眼皮睫毛倒插,一絲一絲的睫毛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