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在地安養度餘生 安寧緩和讓長者善終

在地安養度餘生 安寧緩和讓長者善終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70歲的林姓老翁,因為中風的關係,入住護理之家已長達兩年。日前,因為腸胃道出血住進醫院,確診是大腸癌,併有遠端轉移。因考量老翁年紀大、長年臥床而且腫瘤已經遠端轉移,家屬和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不施行抗癌治療,待出血較為減少後,即出院回到護理之家。因符合安寧緩和照護的條件,故在轉介後,老翁不僅症狀緩解了,家屬對於後續的照顧也不再無所適從,相當放心。

末期無法判定+照護病人憂懼 安寧照顧需補強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暨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宛婷表示,我國現有健保提供安寧照顧模式分為安寧病房、安寧共同照護以及安寧居家照護三類。乍看之下,似乎完整的包含各種需求,不管是在安寧病房和非安寧病房、在院或是出院,都有相對應的照護模式,但因接受安寧照護,必須有兩個相關專科醫師判定為末期病人,並且經過安寧醫師的評估符合健保收案的條件,才能進行收案。

目前需要安寧照護的病人,卻常常沒有醫師進行末期判定;謝宛婷醫師指出,大多數的末期病人仍會選擇從醫院返家,但對於家中照護環境與人力實質無法負荷的病人,還是會選擇前往長照機構,並在機構中接受安寧照護。因此,讓原本可接受安寧照護的病人及家屬,不得其門而入,陷在末期照護的幽谷中,寸步難行。

安寧照護無縫接軌 深入社區讓人尊嚴活

謝宛婷醫師表示,生死兩相安的高品質善終照護,絕非易事,還有許多的環節並非現有的照護制度可以完善涵蓋。為讓民眾可以輕易觸及安寧照護相關的訊息,奇美醫學中心特別開設安寧緩和特別門診,希望透過實質的溝通平台與後援,建立毫無窒礙的無縫接軌流程,並讓機構的人力足以負荷,成為安寧重要的推手之一,讓更多人能夠有尊嚴地走完餘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中一所私立幼兒園驚傳5歲男童觸摸6歲女童下體的事件,但這並非單一案例,去年新北市一間私立幼兒園,也發生6歲男童摸同齡女童私處的案件,發生在幼兒園孩童間疑似性騷擾或猥褻事件,出現幼齡化的現象,令人驚訝,更讓家長擔憂!受害者、加害者 竟然都還是「小小孩」家扶基金會表示,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生蟹足腫時,患者會感到又痛又癢,多好發於前胸、腹部、肩膀、上背部、頭頸等處,發作時間不一,且會因反覆割除,導致疤痕不斷增生,不僅外觀不美觀,也可能造成搔癢、疼痛、緊繃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根據統計,國內蟹足腫年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5,男女發生比率相當,有色人種發生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24歲的小青,十二歲時遭逢車禍,透過多次開刀、療養,從植物人狀態奇蹟般甦醒,如今智力仍停留在國小階段,身體左半邊肢體無力、聽不見聲音,雖然肢體動作不靈活,但透過手握彩筆,他就化身綻放燦爛笑容的陽光大男孩;此次他參與了臺中慈濟醫院與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舉辦的『繽奇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氣溫持續發燒,勿將孩童獨留車內!夏日悶熱常使車廂溫度快速攀升,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待在高溫密閉的空間,可能造成幼童熱傷害。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應提高警覺,即使開車臨停片刻,也不要獨留幼童於後座,以免車廂過熱,造成孩子身體脫水、暈厥、中暑。若孩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