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在家活潑可愛、到學校都不講話? 5招解決「兒童社交障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家裡活潑可愛,一到學校卻都不講話,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小心是兒童社交障礙!4歲的小臻(化名)就有這樣的現象,家裡唯一孩子的她,在還沒上幼稚園之前都是媽媽全職在家帶她,滿4歲後開始在家附近的幼稚園就讀,可是才去了兩個禮拜,每天早上起床就一直哭鬧,不肯去學校,一問才發現孩子在學校好像變成另一個人似的,經醫師評估有些社交情緒障礙。

問診發現,儘管老師覺得小臻很乖巧,但是在學校不太敢跟同學或老師講話,也不太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總是自己一個人玩,對團體活動沒什麼興趣,也不太聽從老師指令,且一旦有同學拿了她喜歡的玩具,就會動手打人,家裡、學校完全兩個樣,爸媽十分擔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表示,經過仔細評估,認為小臻可能有些社交情緒障礙,因此建議爸媽可以從5個方面給予幫助,其中第一點就是「在家裡演練社交情境」,爸媽可以在家裡跟孩子玩學校模擬遊戲,演練一下在學校可能發生的狀況,來教導孩子學會社交技巧。

其次則是「鼓勵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每天跟老師詢問小朋友狀況,如果小朋友有好的表現,例如願意跟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爸媽可以給予鼓勵以強化小朋友這些行為。進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習有興趣的才藝,例如鋼琴、舞蹈,讓孩子有在公共場合展現才能的機會,當孩子因為好表現而被讚美時,也越能獲得自信心。

杜戎玨說,更進一步則是「為孩子建立交友圈」,爸媽若能跟有同齡孩子的其他家長成為朋友,就能創造讓大家的孩子一起遊戲或玩樂機會,孩子也能跟幾個比較熟悉的小朋友建立親密交友圈,學習人際互動技巧。最後則是「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要讓孩子有機會學習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顧能力,不要因為孩子做得慢就忍不住幫他完成,另外孩子有需求時,也要讓孩子練習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

杜戎玨指出,以小臻為例,家長接受建議,加強與老師溝通,也嘗試讓孩子學習更多生活自理技巧,適時讚美孩子的好表現,並且跟班上其他同學的爸媽一起合辦一些野外郊遊或露營活動,現在的小臻已懂得跟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也可以跟同學一起聊天、唱歌跟開心的笑。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寶寶全身長滿「鮮紅草莓」嚇壞媽 嬰兒血管瘤得抓黃金治療期

第三劑預約額滿!過年前搶嘸莫德納了 莊人祥:再來2月7日才打得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40多歲的王小姐去年開始有下背及腳痛情形,甚至到難以行走的地步,到院求診檢查發現有多處脊椎壓迫性骨折,核醫骨骼掃描出多處骨轉移,電腦斷層則發現有肺部腫瘤及肝臟轉移。醫師幫王小姐轉診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治療,並安排電腦斷層導引肺部腫瘤切片,根據特性使用適當抗癌藥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醫師柯維鈞...

閱讀詳情 »

近期,再生醫療製劑管理修法,立委企圖以「再生醫療製品」一詞取代主管機關所訂之「再生醫療製劑」,讓再生醫療製品變成了一般商品,製造時不須依PIC/S GMP規定,運送時不須符合GDP規定。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曾中龍痛斥「藥品變商品,民眾保障在哪裡?」 日前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針對...

閱讀詳情 »

2019年美國癌症年會(ASCO)於芝加哥盛大舉行,臺北醫學大學和IBM合作研究顯示,透過AI人工智慧訓練醫學生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傳統訓練法,展現北醫將人工智慧結合醫學教育的創新思維,受到國際醫界肯定。 北醫和IBM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成員共13名,論文第一作者為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俊佑,通訊...

閱讀詳情 »

47歲的陳小姐是C型肝炎病人,其母親也罹患C型肝炎,曾接受干擾素與雷巴威靈治療,但因無法忍受痛苦的治療過程而中斷,最後導致肝硬化過世,陳小姐雖然對健康很在意,但因害怕干擾素的副作用而不敢治療。近年C肝新藥直接作用抗病毒藥問世,目前新藥已納入健保給付,且不再受限肝纖維化程度,陳小姐接受治療約3個月,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