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負擔全國17%重症 林口長庚抗疫打了2年仗「醫護血淚全寫進電子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已經持續2年多,台灣本土疫情相對國際來得緩和,站在防疫第一線的醫療人員絕對是最大功臣之一,其中林口長庚醫院就負擔了全國17%的重症,且呼吸器數量占全國21%、葉克膜43%,檢驗量能更占全國24%,堪稱是重點醫院,林口長庚醫院今(20)日就推出國內第一本抗疫紀實電子書,紀錄下這一段時間以來防疫經歷與經驗。

林口長庚醫院耗時數月,蒐集資料整理彙編,今日正式推出抗疫紀實電子書《穿越疫役—台北林口長庚COVID-19防疫回顧》。

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回想,在2020年年初,國內一爆發新冠疫情之後,林口長庚就立即成立防疫中心應變,面對一無所知的病毒,快速從做好外部防疫、落實內部管理、調配人力能量、充足物資供應的四大方針,一步一步站穩防疫腳步。

另一方面,程文俊說,院方防疫工作還鎖定六大重點,包括:全面自主健康管理、完整的監測服務系統、數據解釋與治理、物資管理、病毒核心實驗室團隊以及發展視訊會議及遠距醫療,這一些也是醫院防疫相當重要的關鍵。

程文俊強調,面對COVID-19這一場重要戰疫,最令他感動的就是全員抗疫、無人退出,而大家齊心防疫的成果和貢獻更是驚人,獲得國內、外高度肯定。回顧過去SARS經驗,發現醫院當時沒有留下什麼記錄,相當可惜,因此這次他才特別指示彙編電子書,動員醫師、護理、醫技、行政等團隊共同投入編輯作業,完成這本超過200頁的電子書。

程文俊說,希望藉由電子書,讓林口長庚醫院的防疫具體作為得以傳承與經驗分享,讓其他醫院機構也可以從中學習,思考未來醫療走向、遠距醫療、視訊診療及智慧醫療等,突破疫情窒礙,持續帶動醫學研究發展與醫學進步。

《穿越疫役—台北林口長庚COVID-19防疫回顧》電子書連線網址:https://www1.cgmh.org.tw/branch/lnk/flipbook/mobile/index.html

照片來源:翻攝自林口長庚醫院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在家活潑可愛、到學校都不講話? 5招解決「兒童社交障礙」

寶寶全身長滿「鮮紅草莓」嚇壞媽 嬰兒血管瘤得抓黃金治療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高血糖的人血管功能不好,這類新生血管很容易破,破的時候很容易造成眼球出血。因而容易瞎掉,而高血壓則會造成眼壓高。會形成青光眼。眼睛最需要的兩個系統是腦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位置也剛好介於腦和心臟中間,但是有三高的人,血管不好,眼睛也不容易擋光。導致黃斑部也更難擋光。 黃斑部病變 那為什麼會有手機造...

閱讀詳情 »

精神疾病容易被人污名化,也常有確診患者因擔心異樣眼光而拒絕接受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體系精神科主任張正辰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若積極接受治療,是可以穩定控制病情,並能恢復正常生活的!張主任也呼籲患有精神疾病者宜積極面對病況,與醫師討論可行的治療方針,以幫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思覺失...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宏軒 靜脈曲張常被認為是影響外觀的疾病,不治療頂多腿部爬滿蜘蛛網,不好看而已,過去醫學上也認為這類表淺靜脈的問題不至於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是致命。不過,長庚醫院最新的研究發現,表淺靜脈的曲張可能就暗示著,腿部的深層靜脈也有回流影響,甚至栓塞的隱憂喔。   靜脈曲張竟會造...

閱讀詳情 »

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洛桑加參醫師:世界上有三大醫療系統─西醫、中醫以及藏醫,藏醫有著最古老、最悠久的歷史 我來自雲南香格里拉藏區,是個西藏人,曾出家兩年,自幼即對藏醫藥學特別感興趣。十三歲離開青山環抱的家鄉到外地求學,先後曾至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St.Philomena College)攻讀物理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