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地震之後 3錦囊關心孩子的情緒

地震之後 3錦囊關心孩子的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臺灣地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不論政府還是學校都會教導孩子關於防震的大小事,其中包括:地震發生前準備緊急避難包(緊急糧食、保暖衣物、醫療用品及貴重物品等)、發生時保持冷靜使用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發生後關閉水電瓦斯後到空曠處避難等。但是學校卻很少告訴我們的孩子災難發生後,應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情緒,為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3個錦囊。

錦囊1:觀察

災難發生後,觀察孩子是否有較強烈的情緒感受,常見的狀況有害怕黑暗、焦慮不安、不願上學、睡眠不好、持續做噩夢,甚至有些退化行為(尿床、吸手指等),此時家長們請先不要責備孩子,因為他們可能正面臨著所謂的「災後壓力反應」。

錦囊2:陪伴

發現家中成員有上述狀況時,請不要驚慌、害怕,這些都是自然且正常的反應,但需要時間來撫平,此時建議可以與孩子說明災難發生的原因,並談談他對災難的感受、允許孩子展露情緒、多與孩子有肢體接觸或擁抱、讓孩子知道現在是安全的並教導其放鬆的方法(例如:靜坐、健走等),一同陪伴孩子調適災難後的身心反應。

錦囊3:找資源

當發現孩子的負向情緒(焦慮、難過、害怕、生氣等) 超出自己能夠幫忙的範圍,或是已經持續超過4~6周時,請盡快與學校老師溝通如何協助孩子度過困難,或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讓我們一起伸手,陪伴孩子走出困難迎向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澳洲國際少年運動會,年僅14歲的體操選手林冠儀,榮獲男子團體體操、個人全能、吊環、跳馬,勇奪4金1銀佳績,其實他在訓練時腰部曾扭傷,只能靠著護腰硬撐,媽媽帶他四處求醫,症狀卻沒有好轉,最後才發現是下肢軟度不夠,導致劇烈腰痛。林冠儀說,去年8月在上海訓練時,操作跳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口好牙人人羨慕,沒有蛀牙、牙痛、缺牙的困擾,更可以盡情享用美食。牙醫師表示,只要在乳牙期、恆牙期,做好塗氟、正確清潔、定期檢查的口腔衛生預防工作,其實要擁有健康的牙齒並不難。開業牙醫師林明毅指出,維持口腔衛生是擁有健康牙齒的關鍵,在乳牙時期,家長應帶嬰幼兒及早塗氟,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天氣冷颼颼,手冰腳冷的賴在被窩裡不想起床嗎?起床了還是昏昏欲睡精神不佳?其實只要睡前讓腳泡溫水,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助眠,睡眠品質佳就不怕隔天精神不好了,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針對手腳冰冷窩在被窩的民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建議人人適用的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3歲的許小姐,育有3歲與11個月大的2個小孩,日前因左邊臉部和頭皮都長出紅疹和水泡,伴隨著疼痛,緊急至童綜合醫院求診,被診斷為皮蛇上身;醫師發現,她是因為要照顧小孩和哺育母乳,造成過度勞累,進而引發。 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鄭聖翰表示,曾經得過水痘的人,都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