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顱內動靜脈畸形 恐造成腦損傷及中風

顱內動靜脈畸形 恐造成腦損傷及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以下簡稱AVM)大部分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異常,造成腦部出現動靜脈血管直接連接的先天性畸形,造成腦部血管不正常聚集,導致動脈內的血液不經微血管而直接注入靜脈,形成一種高流速及高壓力的血液短路,繼而增加腦內出血及中風的機會。

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發生率不到1%的動靜脈畸形,約200~500人中1人可能有顱內動靜脈畸形,男性比女性更常見。臨床表現與AVM位於何處而有所不同,超過50%的AVM病人有顱內出血,20~25%患有局灶性(數個局部性)或全身性癲癇發作,15%可能有運動、言語和視力的困難。

每年1~3%的出血機會

顱內AVM出血的機會是每年1~3%,超過15年,AVM出血的總機率為25%,造成腦損傷和中風。顱內動靜脈畸形的診斷工具主要有斷層掃瞄、核磁共振及血管攝影。治療方法包括有藥物治療、手術、栓塞及放射手術。

電腦刀治療 約兩成完全緩解

奇美醫學中心一般醫學外科主任暨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王哲川表示,針對顱內動靜脈畸形使用電腦刀治療的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病例獲得控制,且有約兩成 (17.2%))的病例獲得完全緩解,只有一例治療後有新的出血發生。因此,電腦刀治療針對顱內動靜脈畸形有極高的控制率甚至治癒,降低再出血的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整理報導】今(2021)年9月初,有諾貝爾化學獎預告之稱的美國「威爾許化學獎」(Welch Award in Chemistry),宣布頒發給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以表揚他在化學生物、合成化學及醣分子科學上的重大貢獻。翁啟惠是威爾許化學獎自1972年開始至今,近50年來第1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恩主公醫院誤將輝瑞BNT疫苗原液,施打於25位民眾體內,昨(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計算,應是稀釋疫苗4倍,今(29)日莊人祥更正,採用施打抗原劑量計算,25人施打原液是稀釋標準劑量5倍。 0.3毫升稀釋BNT抗原30微克 0.3毫升原液BNT抗原1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於9月28日公告,「食品業者投保產品責任保險」擴大要求具有「稅籍登記」的食品及食品添加物輸入業者與製造業者,以及具有「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的食品製造業者,111年1月1日起,應針對所輸入或製造的食品及食品添加物投保產品責任保險。 食藥署表示,這一次的修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妻善逸症候群」的人常常會說:我沒辦法、我做不到、我不行、我做什麼都做不好、我討厭自己等自我語言;在生理上「我妻善逸症候群」的人會出現心悸、冒汗、發抖、呼吸急促、窒息感覺、胸痛、噁心、腹部不適、頭暈等身體狀況;在行為上,「我妻善逸症候群」的人會想要「逃走」,輕度的會不想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