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坐骨神經痛非小病 不治療恐癱瘓

坐骨神經痛非小病 不治療恐癱瘓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坐骨神經痛是現代人常有的一種症狀,常由於姿勢不良造成坐骨神經或是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很多人常因為沒有太嚴重的症狀而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表示,常見坐骨神經痛主要是退化,以及椎間盤突出所造成,若不治療,最終恐癱瘓。

坐骨神經是脊椎神經分出來的神經,是全身最大並且最長的一條神經。從脊椎一直到腳底,只要中間有任何坐骨神經被影響到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羅浩儒醫師說,大部分出現坐骨神經痛都是因為年紀造成腰椎退化,以及椎間盤突出而造成,少部分病人可能是因為臀部裡的肌肉疼痛及發炎而產生。

坐骨神經痛的輕微症狀包括疼痛及麻等,由於神經被壓迫的關係,容易導致下肢沒有力量;然而,坐骨神經痛變嚴重時,感覺神經跟肌肉的力量將嚴重的受到影響,患者會跛行,當壓迫更嚴重時,恐將癱瘓。

在治療上,羅浩儒醫師表示,若只是椎間盤突出,只需把它治療好即可;若是嚴重壓迫神經以至於影響大小便,或是肌肉完全沒力氣,就算治療完,情況也無法回到正常現象,並且容易再復發,因此建議及早治療。

羅浩儒說,勞力工作者及老人為坐骨神經痛高危險族群,建議工作時如果需要搬重物,力道的拿捏跟姿勢要注意;經常鍛鍊腹肌與背肌,對於脊椎的影響也比較少;然而,上班族也需注意,切勿駝背及彎腰,偶爾做些伸展運動也可預防坐骨神經痛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準備懷孕到生產的階段,準爸媽們常有各種五花八門的疑問,因此衛生福利部針對準爸媽們最關心的孕產議題做網路調查,提供最實用及正確的孕產資訊,守護母嬰健康。網路調查4大主題 孕產問題報你知根據衛生福利部與嬰兒與母親雜誌合作,109年8月8日至109年8月15日針對全台各地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自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立法目的及精神包括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今年因為特殊傳染性疾病(COVID-19)疫情,國人在非必要情況下減少進出醫院頻率,以降低感染風險,為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不中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的氣候潮溼,濕度高再加上高溫,都有利於黴菌滋長,許多長時間穿鞋的上班族和學生,大多有香港腳和灰指甲等困擾,有人會自行到社區藥局購買外用藥膏來擦,但不好意思向藥師詢問用藥資訊,又未依藥品仿單(說明書)正確使用,可能因此影響療效。   根治香港腳、灰指甲 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陳先生,有高血壓病史,然而沒有好好控制,半年前引發腦中風。因左側身體較無力,同時肢體僵硬問題而影響工作,家庭生計陷入困頓,轉介至奇美醫學中心,經醫師建議可透過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與持續復健,終於可以順利控制自己的肢體。中風3至5天後會出現痙攣 5常見樣子影響生活奇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