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基隆傳染鏈獲穩定控制 王必勝:社區內無大量潛藏病例

基隆傳染鏈獲穩定控制 王必勝:社區內無大量潛藏病例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基隆市發生大規模群聚,從小吃店開始,波及警界與學校,基隆市長林右昌更因此隔離10天。外界一度擔心恐重演2021年中旬的疫情,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8)日帶來好消息:目前基隆沒有大量的潛在確診病例。


基隆傳染鏈獲穩定控制 王必勝:社區內無大量潛藏病例

▲王必勝表示,基隆的疫情已經獲得控制。(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基隆市的防疫工作,從3月27日開始至今大約10天,有334人確診,絕大多數確診個案的關聯都相當清楚,來源不明者較少,小吃店、警局與學校群聚全數緩和。社區篩檢站共篩檢33462人次,陽性者為154人,陽性率0.46%。王必勝表示,基隆市每日新增20到40人,還在可控範圍


基隆傳染鏈獲穩定控制 王必勝:社區內無大量潛藏病例

▲因愛心篩檢規劃得宜,疫情未擴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同時在基隆市開始的「類普篩」,現正名為「愛心篩檢計畫」,則發放131863劑,回報陽性者14人,PCR陽性者為11人,陽性率0.0083%。雖王必勝補充,因為是民眾自行操作家用快篩,確實性與準確度可能受質疑,但社區內應當無大量潛藏病例;王必勝表示,如果有黑數的話,確診數應會持續飆高,然目前無此現象。現在大量使用家用快篩,成效良好,目前CDC推算的RT值是1.65,相信這波疫情能平緩下來。


基隆傳染鏈獲穩定控制 王必勝:社區內無大量潛藏病例

▲CDC估算現在的Rt值為1.65。(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胃鏡肉毒桿菌素治療變小鳥胃 「縮胃針」減食量不動刀
▸武俠巨星王羽病逝晚年2度中風 醫揭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季節轉換之際,皮膚容易產生出油、冒痘痘、長粉刺等問題,尤其春季裡對花粉過敏,更易引起皮膚泛紅、發癢等反應,如何在春天做好肌膚修復保養,是許多民眾關心的課題。 醫美療程依患者膚況 選擇適合的雷射 面對不同問題的皮膚有不同治療的對策,醫美診所專業醫師武洵白表示,針對痘痘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台灣人喜歡天冷吃補而且不分男女,有許多男性在吃鍋類時,特別愛大啖生猛海鮮來壯陽。中醫師黃慶雲指出,近年來從門診觀察發現,性功能障礙(包含陽痿和早洩)的年齡層有下滑趨勢,多半與縱欲過度、熬夜壓力大的生活習慣有關,或是身材肥胖而有三高問題,讓陽痿或早洩問題提早上門。 黃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關節疼痛無法握筆寫字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35歲的王老師,五年前,上課寫白板時,手指關節出現莫名疼痛,甚至無法提筆寫字,經就醫檢查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王老師一直想要生小孩,卻擔心藥物治療影響生育,不願按時服藥,導致關節嚴重變形,醫師暸解原因後,與王老師溝通調整用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三歲的王小弟是A型抗體血友病患者,即使只是走路,膝蓋、腳踝都會反覆自發性出血,導致腫痛。過去僅能透過靜脈注射給藥止血,由於小朋友血管太細,比較難找,因此護理人員須花費較多時間找血管,反覆扎針也造成身上一塊一塊色素沉澱,但更讓父母心疼的是,孩子自小就需克服心理恐懼感。&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