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疼痛無法握筆寫字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關節疼痛無法握筆寫字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關節疼痛無法握筆寫字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35歲的王老師,五年前,上課寫白板時,手指關節出現莫名疼痛,甚至無法提筆寫字,經就醫檢查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王老師一直想要生小孩,卻擔心藥物治療影響生育,不願按時服藥,導致關節嚴重變形,醫師暸解原因後,與王老師溝通調整用藥,並申請生物製劑介入治療,最終,王老師順利懷上雙胞胎,病情也獲得妥善的控制。

類風濕性關節炎破壞小關節 延誤治療恐影響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李蒔青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多侵犯小關節為主,在我們生活中會頻繁使用雙手及雙腳,若手腕、手指頭關節、腳踝、腳趾頭、腳板關節變形了,會對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所以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早期治療,避免因小關節變形而影響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新福音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病情

李蒔青醫師說明,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會先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及搭配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治療半年仍效果不佳,或沒有達到預期成效,就會使用生物製劑介入治療。

生物製劑對患者真的是一大福音,過去很多難以控制的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都因為生物製劑獲得良好的控制,目前很少看到患者關節變形,這都是因為有了生物製劑的治療,才能夠幫助病患。另外,對於有生育計劃的患者,目前也有適合孕婦及哺乳時的生物製劑。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非絕症,現在醫療發達,患者不用過於擔憂,李蒔青醫師建議患者四大法則,第一個就是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第二個要持之以恆,第三個規律的回診,第四個要相信醫師,相信現在的醫療,並開開心心的包容自己,喜歡自己,就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那人生路就會一直有光明。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消化機能相對退化,因此補足均衡的飲食更為重要;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臨床上,佔半數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埋下為害健康的危險因子。但老年人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夠補足營養呢?黃瑞培說,飲食上,可多選擇魚類、蒸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疝氣是人體器官因體內先天缺損或後天壓力所造成;而疝氣手術是台灣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之一。醫師提醒,雖然疝氣不一定會惡化,但若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而變大,造成崁頓性疝氣或腸壞死,嚴重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國泰醫院外科部陳德芳醫師指出,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38歲家庭主婦,近3個月出現下背痛等現象,包括右臀部、右大腿等都出現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緣故,誘發坐骨神經痛,且神經根壓迫嚴重,透過腰椎微創手術治療後,患者已逐漸恢復健康。傳統的腰椎間盤切除手術,通常因開刀傷口大,不但須切開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平均每4個寶寶就有一個會出現腸絞痛症狀,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哭鬧不休,讓不少新手爸媽傷透腦筋;麻豆新樓醫院小兒科主任黃士修指出,未滿4個月前的嬰兒,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導致腸道蠕動不順,進而會造成疼痛,甚至會出現膨風,也就是腹部鼓脹等現象。嬰兒腸絞痛發作時間多集中在傍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