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壓力 孤單 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2020年3月刊登於《神經科學新聞》的研究指出,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人們受感染的機率會提高。


該研究由萊斯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在工作場域中,透過多種方式來預測誰會得到感冒,以及罹患不同形式的呼吸道系統疾病,並從中了解哪些原因會讓容易生病者的抵抗力較弱。研究發現,壓力、孤單和受打斷的睡眠,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免疫系統中促使發炎的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產生過度反應,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這些影響也同樣適用於新冠狀病毒。


研究指出,持續數周的壓力、較少時間與他人相處而感到孤單以及睡眠不足,是削弱免疫系統的3大關鍵因素,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在同樣健康、非免疫力低下的一群人當中,如果較少與他人相處或是暴露於病毒中,將比起經常外出與人社交者,更容易生病且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賴德仁表示,從臨床中發現,長期處於壓力情境下容易產生焦慮、憂鬱症狀而間接影響睡眠,像是睡覺時仍想著還沒完成的事情使大腦無法休息、交感神經失調而過於興奮沒有睡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而無法好好入眠等情況,所造成情緒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胃食道逆流、高血壓等問題,長時間處於慢性壓力與間斷睡眠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賴德仁提醒,若因睡不著而使用錯誤的方式助眠,像是喝酒或抽菸,反倒更無法入眠,建議民眾設定「擔心時段」,超過時間就先將心中的不安暫放,不要晚睡或不睡覺,尤其12點到凌晨2點是睡眠的黃金時期。建議民眾面對壓力時可正向思考,如何從逆境中學習、獲得些什麼,有時選擇暫時離開、逃避壓力也是1種面對的方式;若是感到孤單者,可先找出原因,平時多參與社會服務,擴大社交圈,與他人維持良好的互動,陪伴自己度過喜怒哀樂,如果仍無法改善,最好主動向熟悉的人或專業人士求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防疫時期大部分民眾被迫改變過去的習慣,就很容易產生壓力,當有睡眠困擾時建議允許自己有1、2天睡不好的情況發生,別因一睡不著就很緊張煩惱,反而會加重失眠的狀況,可試著練習腹式呼吸放鬆身心,避免睡前喝牛奶,反倒需起身如廁而影響睡眠。如果還是很擔心、無法停止大腦思考,不妨打開手機的記事本或利用便條紙將想到的東西記下,甚至拿1本自己不愛看的書來讀,讓自己在眼睛疲勞下漸漸入眠。


雖然目前防疫已進入新生活運動的階段,民眾更應重視並養成舒壓的習慣,儘管防疫期間需維持社交距離,民眾仍可善用科技的便利,無論在吃飯、思念親友、有心事想訴說時,都可以透過視訊或電話與人保持連結,降低防疫期間的孤單感,這都有助於我們維持良好的免疫反應以對抗病菌。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外食、零食「鈉」麼多 掌握減鹽4技巧健康自然來
全瓷冠假牙為何受青睞? 這些原因讓它完勝其他材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曾染冠狀病毒新冠防禦力增? 張上淳:實證研究不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排名第一的柔道國手楊勇緯,在去年接下臺灣防盲基金會代言,擔任護眼大使推廣護眼知識,上週(3/11)親自出席眼睛義診的活動,前往屏東縣春日鄉的春日國小,陪伴小朋友檢查眼睛,亦發揮自己所長,指導春日柔道隊的練習,小朋友看到偶像都既興奮又緊張。 自己曾經戴眼鏡矯正 楊勇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被兩岸演藝界譽為國寶大腕級演員的顧寶明,今(19)日上午不幸病逝,享壽72歲,死因為腸胃道出血導致心肺衰竭。友人接受媒體電訪時,無法置信,認為顧寶明持續健身,狀況還好,怎會說走就走。 果陀藝術總監梁志民於臉書發文,「敬愛的顧寶明(寶哥),在今天早上因心肺衰竭,告別了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老化,對身體的影響是多面向的。隨著年齡增長,日常活動減少,就會造成部分肢體活動度延緩現象,且時常會感覺到不明原因的疼痛,進而影響到肌肉張力,改變了動作控制,並很容易在運動時迅速感到疲累,如此的惡性循環,會更加的削弱老年人的活動意願。 運動效益極高  避免失能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電腦運算能力愈來愈強,除了成為軍武必勝的關鍵之外,也大幅提高「智慧醫療」的可能性、可盡興。廣達電腦所捐贈台大「人工智慧運算使用專區」舉辦揭牌儀式,宣布正式啟用,希望將智慧醫療打造成台灣第2座護國神山,大幅提高醫療品質。 為推動並深耕台灣醫療產業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發,廣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