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嬰兒咳到臉發紫、全身抽筋甚至呼吸中止」,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醫師分享百日咳對於嬰幼兒的嚴重殺傷力不小於新冠肺炎,其症狀為陣發性強烈咳嗽,但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幼兒,狂咳容易引發腦出血、腦水腫等併發症,嚴重有抽搐、缺氧、呼吸中止,甚至死亡。­­

百日咳易受忽視 確診數僅冰山一角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醫師表示,百日咳是受到忽視的呼吸道傳染疾病,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台灣咳嗽1週以上的成年人,最多每5人中就有1位曾遭感染百日咳,成人、青少年感染後雖不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但其傳染力高出新冠肺炎4-5倍,常被誤診為氣管炎、氣管過敏,目前確診數僅冰山一角,是隨時潛伏在家庭與社區的感染風險。

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萬年傳染病難消滅且反覆流行 百日咳可1傳17

美國CDC數據顯示,2019年仍有高達1萬8千多位確診個案,雖百日咳疫苗已發展成熟,且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都有新生兒預防接種政策,但至成年後疫苗保護效果逐漸衰減,百日咳桿菌因此有機可趁並反覆流行,故有定期追加接種補劑疫苗之必要性。

李秉穎醫師分享,曾有一名國小學童出現咳嗽症狀,進一步篩檢竟發現是百日咳,導致全班三分之一的同學因群聚而感染,並將病原進一步帶回家中傳染給新生手足,可見此疾病之猖狂且傳染力強,只是多數易受忽視沒被診斷出來。

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家中有嬰幼兒、職業照護者 優先打疫苗以護幼苗!

黃玉成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寶寶確診,會再要求家中成員進行普篩,根據統計,兩歲以下嬰幼兒染疫,病原超過八成都是來自於家人,包含父母、祖父母、手足。因此,美國CDC除了建議嬰幼兒接種疫苗外,更鼓勵12-18歲青少年與成年人注射百日咳疫苗後,往後每十年都要再追加接種一次。台灣疾病管制署也建議,其中高危險群如嬰兒照顧者(父母、祖父母)應優先接種1劑百日咳疫苗。對於生育年齡的女性,更建議每次懷孕(28-36週期間)都要注射,讓疫苗抗體透過胎盤傳給胎兒,小寶寶一出生,就先有保護力。

黃玉成醫師最後提醒,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學校等照顧嬰幼兒的職場工作者,也要提高呼吸道相關症狀的警覺性,千萬不要輕忽百日咳的嚴重性,應積極建立群體免疫的防護網,肩負起保護嬰幼兒的責任。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卡關 生物相似藥降患者負擔

變種病毒來襲,疫苗擋得住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9歲林姓女大生日前因腹瀉就醫,打完點滴後返家,隔天爬樓梯時突然一陣狂喘、嘔吐,趕緊送急診檢查,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期間心臟不僅一度停止跳動11秒,且連續多次致命性心律不整,所幸醫療團隊緊急安裝葉克膜幫忙「代班」,讓患者在意識清楚狀況下「放心」休息,對症下藥後順利出院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秋意越來越濃,近期早晚已經有明顯溫差,空氣中也多了涼意。換季通常是容易感冒的時候,另一方面,秋天帶來的燥氣也容易傷肺,加上新冠肺炎的疫情,因此更應該多保護呼吸道健康。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因應季節變換的養生之道,都是預防疾病最主要的方向。秋季的燥氣易傷肺,尤其是老人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寄養家庭的存在就是希望透過寄養父母無私的愛與耐心,幫助孩子走出過往的陰霾與創傷,並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但隨著少子化、高齡化及年輕世代不願生養等生活型態,寄養家庭面臨數量不足的困境,但有需求的孩童卻未減少,根據台灣世界展望會台北家庭寄養服務中心截至今年四月份的統計,雙北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疼痛不僅會在大腦留下永久記憶,長期下來也會因疼痛敏感影響神經系統其它的功能,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憂鬱、失眠、自主神經失調,甚至性格改變等現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温永銳指出,想要恢復健康,避免神經系統永久異常,最關鍵的治療方式就是直接消除疼痛或至少幫助患者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