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嬰兒咳到臉發紫、全身抽筋甚至呼吸中止」,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醫師分享百日咳對於嬰幼兒的嚴重殺傷力不小於新冠肺炎,其症狀為陣發性強烈咳嗽,但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幼兒,狂咳容易引發腦出血、腦水腫等併發症,嚴重有抽搐、缺氧、呼吸中止,甚至死亡。­­

百日咳易受忽視 確診數僅冰山一角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醫師表示,百日咳是受到忽視的呼吸道傳染疾病,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台灣咳嗽1週以上的成年人,最多每5人中就有1位曾遭感染百日咳,成人、青少年感染後雖不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但其傳染力高出新冠肺炎4-5倍,常被誤診為氣管炎、氣管過敏,目前確診數僅冰山一角,是隨時潛伏在家庭與社區的感染風險。

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萬年傳染病難消滅且反覆流行 百日咳可1傳17

美國CDC數據顯示,2019年仍有高達1萬8千多位確診個案,雖百日咳疫苗已發展成熟,且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都有新生兒預防接種政策,但至成年後疫苗保護效果逐漸衰減,百日咳桿菌因此有機可趁並反覆流行,故有定期追加接種補劑疫苗之必要性。

李秉穎醫師分享,曾有一名國小學童出現咳嗽症狀,進一步篩檢竟發現是百日咳,導致全班三分之一的同學因群聚而感染,並將病原進一步帶回家中傳染給新生手足,可見此疾病之猖狂且傳染力強,只是多數易受忽視沒被診斷出來。

解封仍防呼吸道疾病 嬰兒染此菌狂咳恐致命

家中有嬰幼兒、職業照護者 優先打疫苗以護幼苗!

黃玉成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寶寶確診,會再要求家中成員進行普篩,根據統計,兩歲以下嬰幼兒染疫,病原超過八成都是來自於家人,包含父母、祖父母、手足。因此,美國CDC除了建議嬰幼兒接種疫苗外,更鼓勵12-18歲青少年與成年人注射百日咳疫苗後,往後每十年都要再追加接種一次。台灣疾病管制署也建議,其中高危險群如嬰兒照顧者(父母、祖父母)應優先接種1劑百日咳疫苗。對於生育年齡的女性,更建議每次懷孕(28-36週期間)都要注射,讓疫苗抗體透過胎盤傳給胎兒,小寶寶一出生,就先有保護力。

黃玉成醫師最後提醒,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學校等照顧嬰幼兒的職場工作者,也要提高呼吸道相關症狀的警覺性,千萬不要輕忽百日咳的嚴重性,應積極建立群體免疫的防護網,肩負起保護嬰幼兒的責任。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卡關 生物相似藥降患者負擔

變種病毒來襲,疫苗擋得住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冬天裡,民眾喜歡全家大小一起吃薑母鴨、麻油雞,團圓兼進補,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眾,進補對於體質虛寒者較為合適,燥熱體質者可要斟酌,也建議冬天天氣冷時儘量要「早睡晚起」,尤其是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 冬季不冷 進補次數要減少 今年冬天至今的情況不同於往年,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婦女,平時生活作息正常,也沒有不良習慣,因胃痛就醫檢查,胃部無任何異樣。醫師建議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該女才告知常年有血便問題;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發現大腸有顆5公分大腫瘤,確診罹患大腸癌晚期。 病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收治個案的大腸直腸外科診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是否曾經在睡覺時咬到自己的嘴唇,這到底是啥原因呢?網路上有文章指稱,會在睡覺時咬到嘴唇,有腦梗塞的危險;對此,中醫師指出,在半夜睡覺時會咬到自己的嘴唇,出現腦梗塞的機率微忽其微,通常都是因為過於緊張、焦慮及恐慌,情緒上有壓力;另外,也會因為火氣大,致使嘴唇腫脹,就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研究發現,夫妻都肥胖,女性懷孕率會大幅下降,無論哪一生理週期,肥胖夫妻受孕率都只有正常體重夫妻的一半。這代表不只是老婆體重,老公體重一樣也會對妻子受孕率造成影響。 肥胖夫妻 花較久時間才能懷孕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兒童健康與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